-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 世界广播电视发展史论
1.广电媒介发展的逻辑线索:
传播技术发明---传播政策和制度完善---生活方式的形成---经典广播电视文本出现
2.媒介技术的发明得益于人类两种内驱力的作用:
·克服空间限制
·真实地模仿、复制客观现实
第三章 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规律
·广播电视媒介发展的规律:
技术进步是发展基础,体制类型决定运作理念,社会文化是外部资源,特定时代的关键人物是核心促进因素
第一节 技术的发展是广播电视媒介发展的基础
1.技术是广电媒介发展最根本的推动力量。原因如下:
·广电媒介的诞生得益于电子技术的发展,技术进步提供关键机遇
·技术革新可直接推动广电事业的发展甚至飞跃(催生新的节目形态)
·技术是变革的力量(电话热线)
(例,互联网:把普通电视观众的意见引入电视;网络在线收看电视;互动性的特色等)
技术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存在的,它只是给变革提供可能,如何变革的根本在人的使用。
第二节 体制的类型决定广电媒介运作的基本理念
·体制,指机构的组织制度。
·思考体制问题,就是考察构成广播电视媒介的从业人员、技术设备、信息来源等元素按怎样的规则被整合。
·两个因素决定了广电媒介的体制内涵:
---媒介领导人的任命规则---决定了媒介的社会使命
---媒介的资金来源---决定了媒介的运营规则和目的
一、国家经营型的广电体制
1.定义
指由一个国家的政府独家经营广电媒介,政府拥有所有的对广电媒介的管理权和控制权。
资金—政府出资;人事—领导人的任命由政府决定。本质上追求权力最大化。
2.特点
·不追求商业目的
·宣传色彩浓厚
·受众地位不高
(不必为争广告提高收视率;节目体现国家政府尊严;艺术表达凸显精英文化;基本功能是宣传,传达国家政权声音,影响、说服、引导观众)
(遵循意识形态引导原则;将观众置于被传播、被教育的位置;是自上而下的传播,具有绝对权威,与主流意识形态不符的部分被过滤)
二、公共机构型的广电体制
1.定义
广电作为一种公共的社会组织而存在运作的媒介运营机制。理论上为大众所有,是独立的媒介机构。
2.产生原因(英国)
·社会阶层划分稳定,统治阶级之间凝聚力强大,社会权力分散。
---没有独立群体或机构可以垄断
3.特征
·资金:收取广播电视执照费;政府拨款(属社会机构间平等的组织行为)
·节目:强调客观、公正、高雅、健康,强调从文化品位上对观众进行引导,特别强调广电机构的教育作用
(存在问题:文化精英的理念受到商业大众的侵袭,不能善独)
三、商业型的广电体制
1.定义
运作以经济效益为第一要义,首要目标是获取巨额商业利润(广告;节目费用),将节目作为商品卖给受众。
其正常运作依赖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和消费社会。(商品繁多,商品流与信息流)
2.作用
(追求收视/收听率)
·对广电机构的发展有良好促进作用(竞争,重视受众需求)
·迎合观众的各种趣味,甚至低级趣味
【例,HBO家庭影院,直接收费的电视机构,以创造经济效益为原则,通过有线电视网络或卫星直播技术将节目卖出。原因:受众及电视节目市场的不断细分。有足够大的市场,才能卖节目而非拉广告赢得利润---商业型靠收视规模换取广告收入,直接收费的电视节目是靠节目质量】
四、过硬和商业的综合体——中国
1.我国广电机构受到的是双重管理:
·以国家广电总局为领导的业务管理系统
·以中宣部为领导的意识形态管理系统
——有国家经营型特色
(1983的“四级策略”使得中国电视机构的数量迅速膨胀,为商业逻辑的发展埋下伏笔。)
2.我国政府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完成这种对广播电视文化的调整
·通过宣传部对电视媒介的传播口径、意识形态进行正确方向的引导
·通过任命电视机构领导人的方式保证电视媒介遵循健康、正确的发展方向
3.作用
---正面:
·商业型——注重效益,实现“观众导向”
·国家型——维护广电文化的品格,得到正确引导
(附:直接任命媒介负责人,鲜明的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的特色)
第三节 社会文化的变迁是广电媒介发展的外部资源
一、“理想主义”的时代造就的“文人电视”
时间:20世纪80年代
(电视的“理想主义”气息,表现在“文以载道”的传统文化观念成为电视理念的重要组成。)
·电视创作中,由理念先行、主题先行落实到脚本先行,最终就是循着文字的逻辑拍摄相应的电视画面和制作节目,这种模式反映在新闻、专题片、纪录片等一系列电视节目形态中。
·大型电视纪录专题片的拍摄和广泛传播
总体倾向是追求美而忽略纪实,他们将自己定位成电视艺术创作者的同时还定位自己为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追求对电视观众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意识的引导。电视人的主体性就凸显在电视节目中,因此节目往往主题先行,具有鲜明的文学性特征。---解说词文采斐然,有时可以脱离画面独立存在。
·电视剧创作
具有精英文化的特性。此时期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屋面瓦安装工法(干挂)1.doc
- 局部解剖答案.doc
-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演讲与口才平时作业1-4答案.doc
- 屠宰项目环评书.doc
- 山东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解释1.doc
-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考研.doc
- 山东省德州市201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doc
- 山东省德州市2011-2012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8新人教版.doc
- 尘埃粒子计数器 PMS操作流程.doc
- 山东省淄博市2012届初中语文毕业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四) 人教新课标版.doc
- 《GB/T 4340.2-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pdf
- GB/T 4340.2-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GB/T 45284.5-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5部分:人脸图像数据》.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284.5-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5部分:人脸图像数据.pdf
最近下载
- 软件设计服务合同.docx
- 工程制图与AutoCAD习题集(第2版)习题答案.pdf
-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单元测试 (含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df VIP
- 超级猩猩健身房品牌手册.pptx VIP
- 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的创新路径与案例.docx VIP
- 智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消费品以旧换新策略的实施案例分析与借鉴.docx VIP
- 基础护理学课件 14.第十四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ppt
- 电动港机装卸机械操作工(门机)技能测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考点21:学会拓展延伸-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