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加热催化反应低温制备β-SiC粉体-无机材料学报.PDFVIP

微波加热催化反应低温制备β-SiC粉体-无机材料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波加热催化反应低温制备β-SiC粉体-无机材料学报

第32 卷 第7 期 无 机 材 料 学 报 Vol. 32 No. 7 2017 年7 月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Jul., 2017 文章编号: 1000-324X(2017)07-0725-06 DOI: 10.15541/ji 微波加热催化反应低温制备 β-SiC 粉体 王军凯, 张远卓, 李俊怡, 张海军, 李发亮, 韩 磊, 宋述鹏 (武汉科技大学 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81) 摘 要: 以硅粉和酚醛树脂为原料, 硝酸镍为催化剂前驱体, 采用微波加热催化反应法, 在流通氩气气氛中 1150℃/0.5 h 反应后合成了β-SiC 粉体。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保温时间等对合成β-SiC 的影响。采用XRD 、 SEM 和TEM 对产物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微波加热条件下, 无催化剂存在时, β-SiC 的完 全合成温度为 1250℃; 而添加1.0wt%的Ni 作催化剂时, 1150℃/0.5 h 反应后即可合成纯相的β-SiC 。所合成的试样 中都存在着颗粒状和晶须状两种 SiC, 加入催化剂后会使试样中 β-SiC 晶须的长径比变大。密度泛函理论(DFT)计 算结果表明, Ni-Si 合金纳米颗粒的形成使Si 原子之间的键长拉长, 弱化了Si 原子之间的结合强度, 进而促进了Si 粉在低温下的碳化反应。 关 键 词: β-SiC; 微波加热; 催化反应; 密度泛函理论 中图分类号: TB35 文献标识码: A Low Temperature Catalytic Synthesis of β-SiC Powders via Microwave Heating WANG Jun-Kai, ZHANG Yuan-Zhuo, LI Jun-Yi, ZHANG Hai-Jun, LI Fa-Liang, HAN Lei, SONG Shu-Peng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efractories and Metallurgy,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81, China) Abstract: β-SiC powders were synthesized by a microwave heating method at 1150 ℃ for 30 min under Ar atomosphere using silicon powders and phenolic resin as raw materials, and nickel nitrate as catalyst precursor.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catalyst content and holding time on the formation of SiC were investigated. XRD, SEM and TEM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phase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prepared samples. It indicate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