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除草剂药害机理分析及其解救措施.PDFVIP

玉米除草剂药害机理分析及其解救措施.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除草剂药害机理分析及其解救措施

玉米除草剂药害机理分析及其解救措施 如何规避除草剂药害相比很多人早已了解,但为什么每年依然有那么多的除 草剂药害发生呢?原因有很多,对除草剂的作用机理不清楚,对除草剂的核心使 用技巧不了解,最终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是最主要的原因。 一、幼苗生长抑制剂(seedling growthinhibitor ):包括,A 、酰胺类,乙草胺、 甲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等;B、二硝基苯胺类中的二甲戊灵和氟乐灵等。 植物芽前土壤处理除治禾本科杂草,对阔叶杂草效果差。 图1,乙草胺中毒后的玉米幼苗 图2,二甲戊灵中毒后的玉米次生根系 图3,二甲戊灵根系中毒后受损后造成的叶片症状 1、吸收部位:单子叶植物主要是幼芽,双子叶植物则是根,其次才是幼芽; 2、中毒机理:禾本科植物种子发芽时,是中胚轴伸长把胚芽鞘“顶出”地表,见 光后胚芽鞘停止生长,躲藏在胚芽鞘里面的生长点再长出第一片真正的叶,在胚 芽鞘节上产生次生根。次生根及其生长幼芽部位是吸收除草剂的主要部位。由于 这些除草剂抑制了幼芽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导致植物不能发芽,或从胚芽鞘 长出的叶变厚、畸形; 3、导致玉米中毒的错误措施:玉米播后持续低温高湿,剂量过大+播种过浅+玉 米发芽时浇水或大雨,玉米幼芽直接接触并吸收了药剂;玉米幼芽刚顶出地表的 时候喷药,轻则灼烧嫩叶,重则导致幼芽畸形; 4 、解救措施:喷淋细胞分裂素、云苔素内酯、海藻精、黄腐酸等,通过促进细 胞分裂、刺激根系形成,可以减缓症状。 二、光合作用P Ⅱ抑制剂(Photosynthetic Inhibitor ):主要是均三氮苯类,莠去 津、氰草津、扑草净等等。玉米田既可以苗前使用,也可以苗后茎叶处理,对阔 叶杂草和马唐效果较好。 图4,氰草津中毒后的玉米叶片 图5,玉米叶片莠去津药害症状 1、吸收部位:根系吸收,通过木质部随蒸腾作用拉力传导到叶片。茎叶处理的 时候,叶片也可以吸收药剂但移动性差; 2、中毒机理:尽管根系吸收但药剂对根基本无直接毒理,而是积累在叶片内通 过抑制光合作用中的希尔反应,干扰光合系统Ⅱ中的电子传递过程。中毒后的细 胞呼吸作用紊乱,出现从叶尖和叶缘开始的失绿枯焦症状,乃至整个叶片干枯; 3、导致玉米中毒的错误措施:在播后苗前使用时,大剂量、高湿低温、播种过 浅或萌芽时浇大水、大雨;苗后使用的时候,药后突降大雨造成田间积水,很容 易造成玉米氰草津药害;高温强光照时,莠去津和氰草津都会在玉米叶片上产生 灼烧性药斑; 4 、解救措施:喷施促进叶绿素合成的调节剂或叶面肥,比如中保阿泰灵、碧护、 锌铁肥等, 三、生长调节剂类(Growth Regulator ):包括,A 、苯氧羧酸类和苯甲酸类,有 2,4-D 丁酯、2,4-D 异辛酯、二甲四氯钠、二甲四氯胺盐、麦草畏等等;B、吡啶 羧酸类,有氯氟吡氧乙酸、二氯吡啶酸等。用于玉米田内茎叶处理阔叶杂草。 图6,玉米气生根2,4-D 药害 图7,玉米2,4-D 中毒后的地上叶片卷缩症状 图8,氯氟吡氧乙酸中毒的玉米植株极易倒伏 图9,成片倒伏的玉米苗 1、吸收部位:茎叶吸收,随蒸腾流通过木质部向上传导积累至分生组织(顶芽、 侧芽等),也可以与光合作用产物结合沿筛管传导; 2、中毒机理:以超高剂量的生长调节剂打乱植物生长规律,导致叶片扭曲卷缩, 茎基部肿胀,次生根或气生根短粗等症状; 3、导致玉米中毒的错误措施:玉米3 片叶之前,或拔节后,气生根形成时,大 剂量施用; 4 、解救措施:喷施平衡作物体内生长素水平的调节剂,比如碧护、天丰素等。 四、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acetolactatesynthase inhibitor,ALS) :玉米上主要是 磺酰脲类,烟嘧磺隆、砜嘧磺隆、氟嘧黄隆、氟磺隆、氯吡嘧磺隆等,苗后茎叶 处理剂,对马唐、稗草、牛筋草、反枝苋、香附子等杂草有较好的效果。 图10,玉米幼苗氯嘧磺隆中毒症状 图11,玉米氯嘧磺隆中毒早期症状 图12,氯嘧磺隆中毒后的根系 图13,玉米叶片烟嘧磺隆症状 图14,烟嘧磺隆药害导致的玉米穗症状 1、吸收部位:茎叶或根吸收,上下双向传导,积累在生长点(根尖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