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门水库集水区的山崩与土石流潜感分析-工程地质与防灾科技研究室
石門水庫集水區的山崩與土石流潛感分析
1 2 3 4 5 6
李錫堤 、費立沅 、李錦發 、林銘郎 、董家鈞 張瓊文、
摘要
本研究以石門水庫集水區為例,以多變量分析中的羅吉斯迴歸方法進行山崩
潛感分析及土石流潛感分析,繪製山崩與 土石流發生機率圖,供集水區山崩與土
石流潛勢評估暨土砂災害評估 之用。山崩潛感分析係以2004年艾利颱風誘發之淺
層滑動型山崩為訓練資料,選取岩性、坡度、坡度粗糙度、地形曲率、相對坡高、
全坡高、植被指數、濕度指數、斷層距等為潛感因子及最大時雨量為促崩因子,
建立山崩潛感模型及其機率分布式。此模型解釋艾利颱風誘發山崩之成功率曲線
其曲線下面積(AUC)達85% 。土石流潛感分析以2004年艾利颱風誘發之土石流溪流
為訓練資料,選取集水區形狀係數、山坡坡度比、殘土率、水系密度、路網密度、
事件前歷年山崩面積比、事件誘發山崩面積比等為潛感因子及事件總雨量為促崩
因子,建立土石流潛感模型及其機率分布 式。此模型解釋艾利颱風誘發土石流之
ROC曲線其 AUC達91% 。
潛感分析結果進一步建立崩壞比曲線及土石流發生比曲線,藉以將潛感值轉
換為機率值,供建立機率分布圖。潛感製圖是以100年重現期距時雨量代入山崩潛
感模型,繪製山崩機率圖;以 100年重現期距三日雨量代入土石流潛感模型,繪製
土石流機率圖。
本研究所建立之山崩潛感模型可以用來預估某一雨量分布下,全流域或某一
支流發生淺層滑動型山崩的面積;若再套用適當的土壤厚度預估模式,則可預估
山崩的量體。所建立之土石流潛感模型可以用來預估,某一雨量分布下,某一溪
流發生土石流的潛感值;若再套用適當的土石流出量預估模式,則可預估土砂流
出的量體。
關鍵詞:山崩 、山崩潛感 、土石流潛感 、羅吉斯迴歸、土砂預估
一、前言
區域性山崩與土石流潛感分析通常須要聯合多種能辨識山崩 / 土石流的地形因
子、地質因子、區位因子及水文因子等,共同找出一組能解釋山崩/ 土石流的因子
組合,建立潛感模型及計算潛感值(susceptibility index) ,並繪製潛感圖(susceptibility
map) ,以供區域規劃、工程選址及防災決策制定之用。山崩潛感分析方法主要分
為定值法與機率法兩大類。定值法是以極限平衡計算的無限邊坡分析方法為基
礎,常被運用來預測及模擬地震或豪雨誘發的山崩分布 (Jibson and Keefer, 1993;
Montgomery and Dietrich, 1994; Jibson et al., 2000; Iverson, 2000; Claessens et al.,
2007) 。機率法是以統計多變量分析方法為主,須使用長時期的山崩目錄做為機率
分析的基礎,可用來預測某一重現期距的山崩分布(Mark and Ellen, 1995; Guzzetti
et al., 1999, 2005; van Westen et al., 2006) 。除了多變量分析方法廣被採用之外,條
件機率方法及人工智慧方法中的類神經網路法及模糊集法也曾被嘗試 (Lee et al.,
1 4
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副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系 教授
2 5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組長 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助理教授
3 6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科長 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副研究員
2003; Chang and Chao, 2006; Wang and Sassa, 2006) 。定值法雖然在地震誘發山崩及
豪雨誘發山崩研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在缺乏大區域可用的強度資料及地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