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沉没成本和转售知觉对消费者感知价值的影响-经济评论-武汉大学
珞珈管理评论[2013年卷 第1辑 (总第12辑)] Luojia Management Review No1ꎬ 2013(Sum12)
沉没成本和转售知觉对消费者感知价值的影响
———一个禀赋效应的研究框架
1 2 3
● 毛 娟 张广玲 易 澄
(1ꎬ 2ꎬ3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2)
【摘 要】建立于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之上的传统消费理论认为ꎬ 在进行消费决策时ꎬ 消费者
会综合考虑各种信息与方案ꎬ 理性地做出决策ꎮ 但是ꎬ 在实际的消费行为中ꎬ 某些心理效应还
是会导致消费者做出非理性的决策ꎬ 比如禀赋效应ꎮ 本研究通过情景模拟实验法ꎬ 以禀赋效应
探讨沉没成本及转售知觉对消费者感知价值的影响ꎮ
【关键词】沉没成本 转售知觉 消费者感知价值 禀赋效应
1 引言
在过去的研究中ꎬ 禀赋效应(endowmenteffect)主要是针对行为经济学领域ꎬ 多见于对传统拍卖行为或
者交换行为的探讨 (Van Dijk 和 Van Knippenbergꎬ 1996ꎻ Strahilevitz 和 Loewensteinꎬ 1998ꎻ Loureiroꎬ
Umberger和Hineꎬ 2003ꎻ Tomꎬ 2004)ꎬ 然而禀赋效应本身在消费者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ꎮ
对于消费者来说ꎬ 一方面ꎬ 是否会因为购买前准备程度的大小而产生禀赋效应呢? 很多情况下ꎬ 消
费者在获得商品之前ꎬ 会持续地投入大量的货币成本和时间、 努力等非货币成本ꎬ 称之为沉没成本(sunk
cost)或者承诺续扩(escalation of commitment)ꎻ 另一方面ꎬ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ꎬ 商品购后处置行为也有
所改变ꎬ 消费者线上转售行为变得越来越普及ꎮ 在这样的活动中ꎬ 消费者相继扮演了需求者(买家)和供
应者(卖家)这两个角色ꎬ 那么ꎬ 是否有可能因为认识到商品可在未来转售获得金钱回馈ꎬ 从而影响目前
对购买商品的价值感知呢?
消费者在进行购买行为时总是倾向于减少风险、 规避损失ꎬ 总是希望做出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或者
①
满意最大化的决策ꎮ 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个体偏好 以往的研究较少提及沉没成本是否直接或者间接作用
于禀赋效应ꎻ 除此之外ꎬ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ꎬ 有必要探讨消费者对某一商品产生的禀赋效应是否受到C2C
市场上转售知觉的影响ꎮ 因此ꎬ 本文主要研究ꎬ 对于禀赋效应的产生ꎬ 消费者投入沉没成本的高低是否
会影响到禀赋效应的强度ꎻ 拥有商品后ꎬ 转售知觉是否会使禀赋效应受到影响ꎮ
① Daniel Kahnemanꎬ Jack LKnetschꎬ and Richard HThalerThe Endowment Effectꎬ Loss Aversionꎬ and Status Quo Bias
[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ꎬ 1991ꎬ 5(1): 193 ̄206
137
2 文献回顾
21 禀赋效应
禀赋效应是一种消费者的感知偏差ꎬ 具体指的是消费者在拥有商品时会由于某些因素导致主观上的
价值判断偏差ꎬ 即消费者一旦拥有了某项商品后ꎬ 一方面对该项商品进行的价值评价比未拥有时高ꎬ 另
①
一方面放弃该商品所愿意接受的价格(WTA)也要高于买方所愿意支付的价格(WTP) ꎮ
自禀赋效应正式提出以来ꎬ 在三十多年的研究发展中ꎬ 诸多的学者曾试图解释其产生的原因ꎬ 具体
来看ꎬ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基于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的框架提出损失规避机制ꎬ 认为人们面对相
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川核工业工程学校四川核工业技师学院招聘简章.pdf
- 因此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是我们管理的-浙江地形.doc
- 民族地区城乡学校网络共享课堂的-湘西远程教育网.doc
- 正修科技大学实习报告-行动学习平台.doc
- 浅析高中新课程改革下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变化-云南民族大学学报.pdf
- 固体超强酸so/zro催化合成环己酮甘油缩酮-东南大学学报.pdf
- 固定化海藻对金属离子吸附效果的研究-海洋学报.pdf
- 固定化活性污泥与淡水藻复合物吸附水体中的pb2-河北师范大学学报.pdf
- 固定化改性酿酒废酵母吸附pb2特性研究.pdf
- 气体用具机动排气系统的装置规定热负荷在70千瓦以内者-机电工程署.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