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同步练习05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一、选择题
1.(2014·吕梁)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 )
A.缫丝 B.灌溉
C.制瓷 D.冶铁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本题的核心信息是水排在铸造农具的过程中的作用,东汉时期的农具大多数是铁农具,水排——东汉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节省人力,功效显著,对百姓非常方便。因此选择D。
2.(2014·邢台二中)长期以来,我国古代冶炼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南北朝时期,我国冶炼技术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是 ( )
A.高炉炼铁 B.淬火工艺
C.发明水利鼓风冶铁工具 D.灌钢法
【答案】 D
【解析】 A项是近现代的炼铁方法,所以排除A项。淬火工艺至迟出现在春秋晚期,所以排除B项。C发明水利鼓风冶铁是在汉代,不是南北朝时期。故答案选择D项。
3.(2014·济南一中期中)古代欧洲称中国为Seres,现代英文称中国为China。据说这与中国传统手工业闻名于世有关。你认为与之相关的传统手工业是( )
A.青铜业、冶铁业 B.制瓷业、棉织业
C.丝织业、制瓷业 D.造纸业、制瓷业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Seres(希腊语)、赛里斯(指中国人)、丝国(中国),指向丝织业;China(拉丁语)中国、瓷器,指向制瓷业。故选C。
4.(2014·鱼台期中)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答案】 A
【解析】 “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说明B表述正确;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说明C、D表述正确;A表述不正确,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因此青瓷、白瓷的出现早于青花瓷,答案选A。
5.(2014·安徽望江中学)下列瓷器品种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青瓷、白瓷、彩瓷、青花瓷B.白瓷、青瓷、彩瓷、青花瓷
C.青瓷、彩瓷、白瓷、青花瓷D.青瓷、白瓷、青花瓷、彩瓷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制瓷业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A项是正确的。东汉是青瓷,南北朝是白瓷,元朝是青花瓷器,清朝是彩瓷。所以选D。
6.“绢帛绫绸叠满箱,将来裁剪做衣裳。公婆身上齐完备,剩下方才做与郎。”明邝璠的《剪制》诗句反映民间手工产品主要用于( )
A.出售赢利 B.自我消费
C.向政府交纳赋税 D.捐赠礼品
【答案】 B
【解析】 “公婆身上齐完备,剩下方才做与郎”说明自己的纺织产品主要是为了自我消费。
7.(2014·天水一中)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实践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政府轻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
B.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
C.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
D.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
【答案】 D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手工业者在做工时应该完全按照程序来,不能生产新奇的产品,以扰乱人心。如有人敢于这样做,杀。从材料可以分析得出,这样的规定无疑会扼杀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故应选D。
8.明中期以后,官府工匠可交纳“班匠银”代替服役。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官营手工业从征役制到雇募制的调整
B.私营手工业的兴起
C.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D.手工业内部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生产关系的变化,B、C、D三项是关于私营手工业生产关系的变化,可以排除。官营手工业生产中存在着从征役制到雇募制的变化。
9.(2014·盐城期中)《汉书·贡禹传》载:“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sì,盛衣物或饭食等的方形竹器),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材料反映汉代( )
A.官营纺织业技术水平高超B.政府鼓励民营手工业发展
C.官营纺织业规模大耗资多D.手工业产品大量投放市场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的理解能力。三服官,汉官名,主作皇帝冠服。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做皇帝的冠服。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汉代官营手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