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众传媒的发展》课件01
《歌女红牡丹》我国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明星影片公司1931年摄制,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胡蝶主演。剧情为红牡丹从小学演旧戏,嫁一无赖丈夫,备受虐待。后丈夫失手杀人入狱,她不咎既往,探监营救。1931年3月15日在上海新光大戏院首次公映,轰动了上海滩,轰动了全国各大城市,同时也吸引了南洋各地的华侨。 《歌女红牡丹》剧照 《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联华影业公司1934年摄制,蔡楚生编导,王人美等主演。 剧情为渔民徐福被渔霸逼死,女儿小猫、儿子小猿由母抚养,仍袭父业。在一场海匪洗劫渔村中破产,徐家姊弟流落上海,在码头卖唱度日。小猿劳累病倒,在小猫的《渔光曲》声中凄惨死去。影片创卖座最高纪录,1935年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蔡楚生——汕头潮阳人 王人美 《渔光曲》剧照 聂耳 田汉 义勇军进行曲 B.新中国成立后,特点是把反映工农兵生活和革命战争的题材搬上了银幕。《渡江侦察记》《林则徐》等 C.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电影再次走向辉煌。 八十年代有《阿Q正传》、《红高粱》等影片。九十年代有《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一个都不能少》等影片在国际上多次获奖。20世纪更是好片迭出。 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等成为国际著名的大导演。巩俐、葛优、章子怡等成为了国际影星。至于香港电影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 张艺谋 陈凯歌 冯小刚 许鞍华 李安 王晶 周星驰 王家卫 巩俐 葛优 李连杰 周润发 杨紫琼 2005年 12月28日,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会见与会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期望更多精品出现。 中国电影诞生百年纪念币——金币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性、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请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获得信息? 书籍、广播、电视、电影、报刊、互联网…… 一、报刊业 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思考: 我国报刊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西汉的邸报,是官员间传阅的报纸,具有新闻传播的初步功能。 报纸的故乡在哪? 繁荣 兴起 发展 1、兴起 (1)19世纪中期,外国人在华办报; 外文报:《中国丛报》《北华捷报》 中文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申报》 1872年4月,一份中文报纸《申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是英国商人美查。《申报》创刊之初,每两天出版一次,从第五期起改为日报,星期日休刊。1907年,上海金融世家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买下申报馆全部产业,从此《申报》的产权与管理权归中国人。1912年史量才成了申报馆的大股东,并对申报原班人员和版面作重大调整,业务蒸蒸日上,成为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据上海市邮政局1931年的报告,当年《申报》发售量为十五万份。1945年抗战胜利后,《申报》被国民党接收,解放前夕,该报终刊。 (1)19世纪中期,外国人在华办报; 外文报:《中国丛报》《北华捷报》 中文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申报》 1、兴起 (2)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昭文新报》(艾小梅 1873年 汉口) 2、发展 (1)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国闻报》 (2)辛亥革命时期:《民报》 (3)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时期:《新青年》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华日报》《向导》等 (5)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红旗》、《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 清末戊戌变法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刊物。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由梁启超、汪康年、黄遵宪等发起创办。梁启超任总主笔。 作用: 宣传了改良思想,推动了维新运动的深入进行,掀起了中国近代第一次办报高潮。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朱执信 章炳麟 作用:宣传了革命思想,壮大了同盟会的力量。 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陈独秀主编。第二年改名《新青年》 。《新青年》以传播民主与科学为己任,大力宣传新思想,提倡新道德,猛烈批判封建文化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引导青年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影响最大的刊物 。 作用:宣传了民主科学思想,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作用:宣传了民主革命主张,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题辞: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作用: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 3.繁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