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学通用德语1教参.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通用德语1 教学参考书 张雄 富昭 Stefan Sklenka 编著 本教程邮箱:tongyongdeyu_hep@163.com 特别感谢张雄老师为本教程制作PPT 请至“德语德国”网站下载 / 2 使用说明 本教程第一册共10 个单元,第一单元为语音课,分为6 个部分。其余各课 的构成为: 1. 导入。引入本课中心主题,介绍本课核心的交际语料,做词汇和基本句 型方面的预热。 2. 课文A 及课文B。两篇课文集中体现本课主题的交际场景及语法、词汇 知识,在教授时应予以同等重视。 3. 语法。我们认为,德语初学者必须透彻理解基础语法知识才能保证综合 学习效果。本教程的语法体系完整有序,讲解简洁。练习紧随每一个语 法点之后,让学生随学随练,提高效率。 4. 单元综合练习。巩固本课所学交际、语法、词汇等知识。这一板块练习 内容丰富,教师可根据课时和学生水平略有取舍。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 下,我们建议做完全部的练习。 5. 知识扩展。这一板块介绍的内容对于德语学习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虽 然不必将它们安排为正式的课文、语法或词汇内容,也不必进行大量的 练习。但教师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向学生介绍这部分内容。 6. 文化之窗。文化内容是外语学习的重要方面。鉴于国情知识用德语表述 比较复杂,我们在第一册中只用汉语介绍,在第二册中用双语介绍。希 望教师充分利用这一板块的内容,向学生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传授,并鼓 励学生自己收集更多的相关内容。 使用本教程,请教师注意以下事项: 1. 我们并不要求初学的学生对所有的语法点都能做到主动应用。有些语法 点只要求了解、读懂,所以在教材中没有安排练习,例如指示代词部分。 教师可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增加练习。 2. 每课中的学习重点以及重要词汇是编者的建议,教师可根据自己学生的 情况,安排学习重点。 3. 在口头表达或写作类练习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尽量用完整的句子做答, 避免只答关键词。例如:对于提问Wo arbeitest du? 教师应引导学生回 3 答:Ich arbeite in Beijing. 而不要只说In Beijing. 以免错过动词变位和句 子结构等基础知识的练习,即使此题并非语法训练而是交际训练,也应 遵循同样的原则。根据我们的经验,初学者在头脑中整理出清楚完整的 句子,也是培养语感的过程。初学阶段说得慢而清晰,有利于学生整理 思路。随着语言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学生的表达会逐渐变得流利、 简洁起来。而关键词的提取,是另外一种要求更高的能力,从阅读或听 力文章中提取关键词,不等同于初学阶段说或写一些不完整的句子,请 教师们留意二者的区别。我们认为,提取关键词是需要训练的重要能力; 而在初学阶段只说不完整的句子则不利于语感的培养和语言基本知识 的巩固。 4. 教师们可能会注意到,除了正式词汇表之外,教程在一些练习中也给出 了小的词汇表。据我们观察,学生对于身边的事物如何进行德文表述是 很感兴趣的,即使一些词汇并不包括在 《大学德语课程教学要求》里, 但学生出于兴趣也会主动去了解这些词汇和表达法。可以说,学生自己 也有“积极”“消极”词汇的个人界定。教师可注重这些词汇和语料在 交际能力训练中的作用,让学生做到正确表达、正确使用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