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及其影响》教案2.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教案2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教案2 一、 课标要求: 1、 2、 3、 4、 本节教材旨在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危害。从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质着眼,目的是更有救地防灾、减灾,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防灾、减灾意识。 一、自然灾害 1、定义: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形成具备两个条件: 1)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自然异变为诱因(自然属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社会属性)。 【教师总结】定义表述为: 【学法指导】判断自然灾害的技巧:一是诱因为自然异变;二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 【合作探究】P2-P3思考?【教师总结】 ⑴不属自然灾害。只发生了自然异变事件,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 ⑵属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还造成人员死亡的灾情 ⑶属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还造瓦木等财产损失。 ⑷不属自然灾害。虽然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不是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而是人为原因产生的事故。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1.人员伤亡 2.财产损失 自然灾害还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形成直接经济损失。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来源:学.科.网] 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 (2)对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破坏的差异: ? 属性 被破坏后情况 矿产资源等 非可再生 受灾被毁后无法或很难恢复 水资源 可再生 受灾后虽然可以再生,但过程非常缓慢 ?[来源:学科网] 可再生 生物资源 可再生 总体上属于可再生资源,但一个物种灭绝后,就永远消失而不会再生 土地资源 可再生 一旦受灾,将导致森林被毁、土壤破坏、草地退化等环境问题。 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目前人类虽然难以改变致灾因子,但是改变受灾体特性是有可能的。从区域角度看。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减灾防灾投入,降低灾害危害程度,忽视防灾抗灾的经济发达区在灾害中是受灾最严重的区域。 【合作探究】课本P6页图1.8, [提问]:根据图,想一想,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灾、抗灾能力强,灾害危害程度如何? 【学法指导】灾情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致灾因子的风险性和受灾体的易损性。异变频率、能量大小,受灾体的易损性等。 【教师总结】一定灾强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上的经济密度大,那么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大,但是还应该考虑到灾害损失与发达的经济相比较小,即灾情损失的相对数量小,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所以,应该说,防灾抗灾能力强使得灾害危害程度低;一旦受灾,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且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受灾后经济损失绝对量小、相对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危害程度高。 【课堂小结】 知识结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了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解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并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危害因一个地区的防灾意识和抗灾能力而异。面对自然灾害我们要积极应对,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其灾害损失。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社会失稳 资源破坏 事件 现象 自然异常变化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自然异变 受灾体 灾情 定义 灾害事件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资源与环境破坏 危害程度 地域差异 自然灾害的影响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