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十四《圯上敬履》教学参考 长春版
《圯上敬履文本解读
一、整体感知
张良是西汉初年的重要谋臣,字子房。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中围绕张良一生的经历,描述了他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军事斗争中的超群才干,以及他在功成名就之后不争权求利的出世思想和行为,生动地刻画了张良的为人及其性格特征。课文是《史记·留侯世家》的节选,刻画的是青年时期张良的一段奇异的经历。
张良先世为战国时韩国人。祖父开地、父平,曾五世相韩。秦灭韩时,张良尚有家僮三百人。他倾全部家财寻求刺客,企图暗杀秦始皇,为韩报仇。后乘始皇东游之机,与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未遂。于是变更姓名,亡匿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就在这种国破家亡,报仇未果的情况下,有了课文中所讲的故事。
课文所反映的张良的核心品质就是他的隐忍有容,对老者的尊敬。面对老者的“直堕其履圯下”,张良虽“愕然,欲殴之”,但只因“其老”便能“强忍”,不但为老者拾履而且能遵照老者要求“长跪履之”,足见敬老之德在其心中有着重要的位置,敬老在古代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道德标准,也正是有这份隐忍和这份尊重,才赢得老者之笑,才会有与老者的进一步接触。与老者相约的过程中三次方成,除表现出老者的严格要求以外,也可看出张良的隐忍。而在这里年轻的张良能够这样相忍,除了敬老之外,也足见其强烈的求知欲和虚心求教、坚持不懈的恒心,也正是由于张良的这些品质,老者才传他以《太公兵法》。诵读此书为他后来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奠定了重要基础。
成大业者先成人,老者的“直堕其履”,老者的几次怒而离去,都是为了考验张良是否具备一个成大业的人的基本素质,而张良正是以自己道德品质上的闪光点,照亮了自己未来事业的平坦大道,也正是由于这种闪光点才使得他在楚汉的风云变幻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可谓是:忍一时怒气,跪圯桥上敬翁履;得半部天书,坐帷幄中挥汉师。
课文语言简练,言简意赅,对老者形象的语言描写和对张良准确的动作和心理描写相得益彰,使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二、问题探究
张良已为老父“取履”并“长跪履之”,老父为什么没有立刻将《太公兵法》送给张良?
“取履”和“长跪履之”确实表现出张良的隐忍和敬老,可是《太公兵法》是要传给真正能成大业之人。成大业之人不仅要忍常人所不能忍,更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和最起码的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与老人期而后,是绝对不允许的。老者后来的几次三番的离开,一方面是继续考验张良的隐忍程度究竟有多大,另一方面也是用行动来培养张良持之以恒、虚心求教、勤奋刻苦的精神,足见这位老者真是循循善诱、用心良苦啊!
思考与讨论
一、《史记》记载:张良“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珍重之意)祠之。留侯(张良的封号)死,并葬黄石”。结合课文内容,你对这些具有传奇色彩的描述有怎样的理解?你怎样看待张良和老父?
设置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有关传奇色彩的描述,理解文中张良和老父的人物形象。《史记》用精练的语言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正确把握人物形象是学习本课的重要内容。
参考答案:关于这些传奇色彩的描述,应该是有其生活原型,但在流传过程中增添了许多传奇的成分,虽然也许有悖于事实,但毕竟反映了人们对事实所蕴含的某种精神的赞颂,同时,有了这些传奇色彩也增强了故事本身的吸引力。
人们对张良的印象通常是一个谋士的形象,有着善于分析形势、谋略过人的特点。而本文着重描写了张良与黄石公之间取履与赠书的一段轶事,透过后面的传奇色彩,可以看出张良的为人有隐忍有容、尊重老者、坚持不懈、求知欲强、知错就改的特点。
苏轼认为老父可能是秦朝时隐居的高士,他对张良一而再再而三的看似无礼的要求,实际是要考验张良,是要张良有忍耐之心,然后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张良后来的成就证明,老父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教导有方,能点石成金之人。
二、汉高祖刘邦对张良的评价是“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史记·高祖本纪》)。你认为与其青年时代的经历有何关系?课后请查找其他类似的历史人物青年时期的特殊经历,与同学们相互交流。
设置此题意在引导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开放地理解青年时代的努力奋斗与成才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张良之所以最后能辅佐汉高祖刘邦成就帝王之业,应当是得益于其青年时代的特殊经历。正是由于张良青年时代的虚心求教,勤奋学习,坚持不懈,才能厚积薄发,成就一番事业。课后查找其他类似的历史人物时,要让学生把所查找出来的历史人物与张良作比较,并写出自己的评价。
教学建议
一、本文是学生所学的第一篇选自《史记》的文章,因此课前要多了解有关司马迁和《史记》的文学常识。
二、教学中要讲清故事发生的特殊背景,张良国破家亡,刺杀秦始皇未成而流亡下邳。可以结合苏轼的《留侯论》的有关内容,理解张良对待陌生老人的态度。
三、课文人物对话较多,教学中可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字与画课件2 北师大版.ppt
- (2017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雪地里的小画家课件2 冀教版.ppt
- (2017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 哨声课件 冀教版.ppt
- (2017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 太阳的香气课件1 冀教版.ppt
- (2017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学写字课件2 北师大版.ppt
- (2017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 一去二三里课件2 冀教版.ppt
- (2017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 心里的世界课件 冀教版.ppt
- (2017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 自己去吧课件1 冀教版.ppt
- (2017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 na儿去了课件2 冀教版.ppt
- (2017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山村课件1 北师大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