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3心脏泵血生理学.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血液循环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和心率 1、心动周期 (1)概念 (2)组成 (3)影响因素 2、心率 (1)概念 (2)正常值 心动周期 小 结 心室收缩→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内压→等容收缩期(0.05秒)→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内压→射血期 心室舒张→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内压→等容舒张期(0.06秒)→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内压→充盈期(包括0.10秒的快速充盈期、0.22秒的减慢充盈期、下一个房缩期0.10秒,而且由于心房收缩→房内压↑>室内压→帮助血液进一步充盈,增加大约30%)。 (三)心泵血功能的评价 1、每搏输出量 2、每分输出量 3、心指数 4、射血分数 (四)影响心泵血功能的因素 1、前负荷 心肌在收缩前受到的负荷,与初长度同义,通常用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或压力来表示。 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 2、后负荷 心肌在收缩时所承受的负荷。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A血压↑→后负荷↑→等容收缩↑、射血期↓、射血速度↓→搏出量↓。反之,搏出量↑。 正常情况下,搏出量↓→心室舒张末期余血量↑→心肌初长度↑→心室收缩力↑→搏出量恢复正常。 3、心肌收缩力 指心肌不依赖于前、后负荷而能改变其力学活动的一种内在特性。 心肌收缩能力越强,在同等负荷的条件下,心输出量就越多,主要影响每搏输出量。 4、心率对心泵血功能的影响 心输出量是博出量和心率的乘积,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但这有一定的限度。 心率在60~160次/分范围内,成正比。 心率超过170~180次/分时,心输出量下降,可减少到只有正常时的一半左右。 心率低于40次/分时,每分输出量下降。 (五)心力储备 1、概念 2、贮备方式 (1)心率贮备 (2)每搏输出量贮备 ①舒张期储备 ②收缩期储备 (六)心音 1、第一心音 2、第二心音 3、第三心音 4、第四心音 二、心脏的生物电现象 (一)心肌细胞的分类 1、自律细胞和非自律细胞 2、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 (二)心室肌细胞的跨膜电位 及形成机制 (三)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 及形成机制 (四)蒲肯野细胞的动作电位 其动作电位与心室肌细胞相比:其4期能自动去极化,但速度较窦房结P细胞慢,其它与心室肌细胞相同。 三、心肌生理特性 (一)自动节律性 1、概念 2、衡量标准 3、心的起搏点 正常起搏点 潜在起搏点 4、影响心肌自律性的因素 (1)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 (2)最大复极电位和阈电位之间的差距 (二)兴奋性 1、影响兴奋性的因素 (1)静息电位和阈电位之间的差距 (2)钠通道的状态 2、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1)绝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 1)绝对不应期 概念 原因 2)有效不应期 概念 原因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2)相对不应期 概念 原因 (3)超常期 概念 原因 6、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三)传导性 1、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和速度 房室延搁 房室交界区的传导速度很慢,使兴奋通过房室交界,约需0.1s。 使心室在心房收缩完毕后才开始收缩,房室不可能同时收缩,这不但有利于房、室的有序先后收缩,而且心房先收缩可进一步将血液挤入心室,使心室在收缩前有充分的血液充盈,有利于心室的射血。 (三)传导性 2、影响传导性的因素 (1)结构因素 细胞直径与细胞内电阻成反变关系。 (2)生理因素 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成正比) 邻近部位细胞膜的兴奋性 (四)收缩性 1、不发生强直收缩 2、“全或无”式的收缩 3、依赖于外源性Ca2+ 四、体表心电图 结束 * * (二)心 脏 泵 血 过 程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