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艾灸.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认识艾灸.docx

艾灸灸法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用火,比针法及其他医术历史更悠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项瑰宝。民间也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无病而灸,可以增强人体的抗病和抗衰老能力。艾灸是中医里防病治病、养生延寿的一种简便、易行、切实有效的方法。它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施灸部位,借助药物温热的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从而达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目的。艾艾属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均有生长,以蕲州产者为佳,故有“蕲艾”之称。古代医学著作《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因为艾叶有气味芳香、容易燃烧、火力温和等特性,所以是最佳灸料。?艾绒由艾叶经过反复晒杵、捶打、粉碎,筛除杂质,而得到的软细如棉的物品。由于加工的程度不同有粗细之分,粗者多用于温针或制作艾条,细者多用于制作艾炷。按艾叶陈放的年份可分为:新艾绒和陈艾绒。陈艾绒用年份来命名,如:一年陈艾绒、二年陈、三年陈……五年陈艾绒等。质地以陈年者为佳。?艾灸分类艾灸可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等多种灸法。具体的分类如下图所示:?下面来说几种比较典型的艾灸方法:?(一)艾炷灸制作艾炷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一般艾炷的高1cm左右,直径0.8cm左右,燃烧完1柱为一壮。艾炷灸可以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直接灸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间接灸(又称隔物灸)指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有隔姜、隔盐、隔蒜等多种方法,所隔的材料不同功效也不一样。1、隔姜灸、隔蒜灸做法: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4cm,厚约0.3~0.4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施灸部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炷燃尽,换炷再灸,直到皮肤红润不起泡为止。功效:治疗因感寒而致的呕吐、腹痛、痛经以及风寒痹痛等。隔蒜灸与隔姜灸的方法基本相似,只需把姜换成蒜即可。它的功效有清热解毒、杀虫等。?2、隔盐灸做法:将纯净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艾炷燃尽,易炷再灸,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期脉复、肢温、证候改善。功效: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并作、中风、四肢发凉等。?(二)悬灸指将艾条(由棉纸包裹艾绒制成的圆柱形长卷)点燃,约距施灸部位皮肤3~5cm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施灸10~15分钟。悬灸根据施灸的手法可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温和灸多用于灸治慢性病,雀啄灸、回旋灸多用灸治急性病。1、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止。?2、雀啄灸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一般施灸10~15分钟。3、回旋灸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然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左右移动或往复回旋熏烤施灸。?(三)温盒灸将温灸盒置于所选的施灸部位中央,点燃艾条后,放在施灸穴位上方的灸盒中铁纱上,盖好封盖以调节温度,每次每部位20~30分钟,一次可灸数穴。一般需要灸治者均可采用。对小儿、妇女及畏惧灸治者最为适宜。四大养生要穴(一)足三里(延年益寿穴)定位:位于小腿前外侧,距胫骨外缘一横指;功能:有调节免疫力、增强抵抗力、预防衰老、调理脾胃、通经活络等;主治:急慢性胃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冠心病、贫血、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等。艾灸疗法温和灸:每次10~15分钟,以局部温热红晕为宜,前三天每日灸,后可隔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直接灸:于施灸处涂抹凡士林(避免艾柱滚落),当艾柱燃近皮肤或有灼痛感时移去,继续试第二状(一柱为一状),每次灸5~7状,每日1~2次。?(二)关元(培肾固本穴)定位: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食指、中指、无名指第二关节和小指第一关节宽度的和,即3寸)处;功能: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的功效。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神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能状一身之气;主治: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遗尿、尿闭、膀胱炎、肾炎、健忘、神经衰弱、身体虚弱等。艾灸疗法温和灸:距皮肤3~5cm处施灸,以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为宜。灸10~20分钟,灸至皮肤潮红、身体舒适为宜。每两日施灸1次。?(三)中脘(健脾益胃穴)定位: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处;功能:健脾益胃主治:食欲缺乏、腹胀、腹泻、腹痛、恶心呕吐、便秘、黄疸、神经衰弱、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等。?艾灸疗法温和灸:距皮肤3~5cm处施灸,以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为宜。对知觉迟钝者或小儿,应把食指

文档评论(0)

牛X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