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有线数字电视项目建议书(IP数字电视前端系统).doc

贵州有线数字电视项目建议书(IP数字电视前端系统).doc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贵州有线数字电视总前端 IP数字电视系统项目建议书 2009年8月20日 目录 1 摘要 4 1.1 概述 4 1.1.1 编制依据 4 1.1.2 建议书范围 6 1.2 系统拟建规模 7 2 系统方案 8 2.1 系统方案总体描述 8 2.1.1 设计原则 8 2.1.2 技术体制选择 9 2.1.3 系统组成 11 2.2 前端系统 12 2.2.1 系统现状 12 2.2.2 技术体制选择 12 2.2.3 系统结构 13 2.2.4 总前端系统能力 15 2.2.5 与其他系统接口(建议) 16 2.2.6 系统配置 16 2.2.7 设备数量 17 2.2.8 主前端详细描述 20 2.2.9 分前端详细描述 28 2.2.10 网络部署及协议使用 29 2.2.11 网管及部署 30 2.2.12 DCM备份原则详细描述 34 2.2.13 RFGW-1-D备份原则详细描述 37 2.2.14 系统与第三方设备的接口详述 38 2.2.15 与传输系统接口描述 41 2.2.16 多业务扩展详细描述 42 2.2.17 系统扩容 47 2.2.18 机房与功率计算 47 2.2.19 核心产品简介 48 图目录 图1 总前端系统结构图 14 图2预复用部分后视图 21 图3 核心处理部分后视图 23 图4加扰流IP-ASI转换部分后视图 25 图5清流流IP-ASI转换部分后视图 25 图6中星9B垫播DCM后视图 27 图7紧急垫播DCM后视图 27 图8 DCM配置IGMP V3 29 图9 ROSA概图 31 图10网管列表 34 图11传输系统接口 42 图12 未来扩展(解码再编码系统) 43 图13未来业务扩展(VOD采集系统) 43 图14 未来扩展(分前端仿真系统) 44 图15 未来扩展(实验室系统) 44 图16 未来扩展(数字地面电视或手机电视) 45 图17 未来扩展(视频通过Docsis) 46 图18 主前端机柜及功耗 47 图19 分前端机柜及功耗 48 摘要 概述 数字电视的实施,将彻底改变广播电视业务运营方式,使得广电业务、网络运营商能够在提供丰富、高性价比节目的基础上,对用户实施有效认证、授权、计费、管理。在数字电视平台上,可以开展多种业务如数据广播、NVOD、双向互动、增值服务等业务。数字电视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受到国家计委、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的高度重视。国家广电总局根据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三步走”的战略,并根据《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制定了《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要求我国有线电视将按照东部、中部、西部不同地区,分别在2005年、2008年、2010年、2015年四个阶段逐步完成向数字化过渡。 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的进一步改革是建设贵州省信息化的重要手段,是带动贵州省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数字化也给贵州省广播影视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在全省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的进程,可以带动相关业务的同步发展,使得网络融合、业务融合、服务融合成为现实。抓住这个机遇,将为贵州省广电网络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使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为我省广电网络事业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促进经营方式改进、强化安全播出、加快产业化步伐,从而使我省广电网络事业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 目前,贵州广播电视网络整合工作基本完成,将考虑通过DWDM建设独立的IP网络进行数字电视的传输,为在全省全面推动有线电视数字化,开展有线数字电视业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前提。 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 《贵州有线数字前端IP设备招标文件》中相关技术要求 相关标准 系统设计中采用的系统、设备、应用软件等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及广电总局制定的相关行业标准;如果没有相应的国内标准,相应遵循相关的国际标准;对当前正在制定的国内标准,将在标准正式出台后能够平稳接轨;若不能平稳接轨,则要求设备系统供应商免费更换系统设备使至符合新标准。系统设计遵循的部分标准如下: GY/T 170-2001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与调制规范》 GY/T 106-1999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GY/Z 174-2001 《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规范》 GY/Z 175-2001 《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规范》 GY/Z 203-2004 《数字电视广播电子节目菜单技术规范》 GY/T 201-2004 《数字电视系统中数据广播规范》 GY/T 148-2000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技术要求》 GY/T 158-2000 《演播室数字音频信号接口》 GY/T 160-2000 《数字分量演播室接口中的附属数据信号格式》 GY/T 161-2000 《

文档评论(0)

slyjdog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