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 干涉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1. 内部结构 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结构框图 二 红外光谱仪主要部件 (3) 检测器 常用的红外检测器有三种:真空热电偶、高莱池(Golay cell)和电阻测辐射热计。 真空热电偶;不同导体构成回路时的温差电现象 涂黑金箔接受红外辐射;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用热释电(TGS)和汞镉碲 (MCT)检测器; TGS:硫酸三苷肽单晶为热检测元件;极化效应与温度有关,温度高表面电荷减少(热释电); 响应速度快;高速扫描; 真空热电偶检测器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示意图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原理与特点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工作原理图 迈克尔干涉仪工作原理图 麦克尔逊干涉仪 (2)液体和溶液试样a、沸点较高的试样,直接滴在两块盐片之间,形成液膜(液膜法)。 b、沸点较低,挥发性较大的试样,可注入封闭液体池中,液层厚度一般为0.01~1mm。 液体池厚度的测量: (a)0.4mm的液体池厚度用干涉条纹法测量测量; 计算公式 (b)0.4mm的液体池厚度用吸光度法测量 根据 A = abc 选取吸光系数较高的溶剂,以一已知厚度bs 的液体池作测量标准,可求得待测液体池厚度bx, 即 As=absc Ax=abxc As /Ax = bs /bx bx = bs · Ax/ As 几种糊剂合用可以得到较完整的中红外区光谱图: 石蜡油 适用光谱范围 1360~400cm-1 氟化煤油 适用光谱范围 4000~1400cm-1 六氯丁二烯 适用光谱范围 4000~1700cm-1 1500~1200cm-1 (三)了解样品光谱测绘条件 1.采用KBr压片法制样时,可能有以下杂峰,解析时要注意: ~3400cm-1,~1640cm-1的吸收带可能是KBr吸潮引起的水峰; 1600~1550cm-1的吸收带可能是KBr和羧酸样品作用生成引起的νas,coo-吸收峰; 1379,824cm-1的吸收带可能是KBr和硝酸盐样品生成KNO3产生的吸收峰; 980cm-1的吸收带可能是KBr和硫酸盐样品生成K2SO4产生的吸收峰; 2.采用薄膜制样时,可能因薄膜表面过于光滑或薄膜厚度与红外辐射波长相近而产生干涉条纹峰; 3.在硅片上熔融法制样时,可能产生νSi-O ~1105cm-1和νSi-C 607cm-1吸收峰; 4.采用溶液法制样时,可能产生溶剂干扰峰; 2350cm-1和667cm-1处可能出现大气中的正峰或负峰。 (四)计算样品物质分子的不饱和度 由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的经验式为: 二、各类化合物的红外谱图分析 analysis of infrared spectrograph 谱图 对比 三、未知物结构确定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compounds 谱图解析 (一)思路: 1.按光谱图中吸收峰强度解析 2.按基团顺序解析 C=O,OH,N-H,C-O,C=C(包括苯基), C≡C,C≡N和NO2 等几个主要基团的顺序。 (二)示例 (1) 如已知分子式,先计算不饱和度,推测 结构 (2) 图谱解析:按以下顺序考察官能团。 羰基:若有,则考察:酰胺、羧酸、醛基、 酸酐、酯、酮、 醇、酚、胺、醚 C=C双键:链烯,苯环 三键: C≡ C,N ≡N NO2 烃: 饱和、不饱和 例1 有一化合物分子式为C4H8O2 其红外光谱如下所示,推断其结构。 解:(1) 故分子中有一个双键或一个饱和环。 (2)在1740cm-1有一强峰为νC=O,与U=1相符。 (3)在1239cm-1有一强峰,应为 νC-O-C吸收峰, 为酯类; (4)在2962cm-1的吸收峰为 -CH3, -CH2 的νC-H;在1460cm-1为-CH3,-CH2 的δC-H;1375cm-1吸收峰表明分子中存在甲基。 可能为 HCOOCH2CH2CH3, CH3COOCH2CH3, CH3CH2COOCH3 有分子式 有羰基 已知分子式C8H8O2,不饱和度=5 ,可能1个苯环和1个双键,或3个双键和1个三键。 靠近1700cm-1有强峰,有羰基;2730cm-1有醛基 1600cm-1后4个峰,有苯环,指纹区820cm-1有对位取代基 3000cm-1,不饱和碳,=C-H; 2835-2815cm-1, 有OCH3; 结论:CH3O-C6H4-CHO, 对茴香醛 有分子式 有羰基 靠近1700c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