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历史记录——寒武纪—二叠纪的蛇绿岩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历史记录
--寒武纪-二叠纪的蛇绿岩
作 者:吴彦旺
专 业:构造地质学
指导教师:李 才
摘 要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是青藏高原一条重要的大地构造界限,缝
合带中西段地处青藏高原羌塘腹地,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尤其是直接记录大洋演
化的蛇绿混杂岩研究资料很少,因此,有关该缝合带代表洋盆的性质、演化模式、
以及是否构成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的界限等关键地质问题都存在很大的争论,
这直接制约了对青藏高原早期形成与演化历史的认识。
本文选择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的中西段作为研究区,选择研究
区出露较好的桃形湖-果干加年山寒武纪-二叠纪蛇绿混杂岩为主要研究对象,
在详细开展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区蛇绿混杂岩各单元进行系统的岩石
学、锆石U-Pb 同位素年代学及Lu-Hf 同位素(SHRIMP/LA -ICP -MS/CAMECA )、
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在此基础上,系统收集和分析区域上相关的研究资料,探讨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的属性及其东南延伸,最终建立龙木错-双湖
-澜沧江洋的演化历史模型。
寒武纪蛇绿混杂岩单元齐全,从蛇绿岩底部的地幔岩石到上部熔岩均有出露,
主要岩石类型有变质橄榄岩、到堆晶岩(堆晶辉长岩、堆晶辉石岩和堆晶斜长岩
等)、斜长花岗岩、辉长岩墙和玄武岩等。2 件堆晶辉长岩和 2 件斜长花岗岩的
锆石U -Pb 同位素定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504.9 ± 4Ma,517.1 ± 3.8Ma,
491.6±1.5 Ma ,497.2±4.8Ma 。变质橄榄岩属于蛇绿岩底部的地幔橄榄岩单元,其
为亏损原始地幔7 %~20 %部分熔融的残留,形成于MOR 大地构造环境,但与
俯冲带内镁铁质岩石熔体进行了熔/岩反应,受到了俯冲作用影响。堆晶岩主体
为镁铁质堆晶岩,来自于亏损地幔源区。锆石Lu -Hf 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分
析显示,斜长花岗岩是堆晶辉长岩部分熔融的产物。
I
奥陶纪-志留纪蛇绿混杂岩出露单元齐全,主要岩石类型有变质橄榄岩、到
堆晶岩、斜长花岗岩、辉长岩墙、玄武岩以及硅质岩。2 件堆晶辉长岩年龄为459.8
± 7.7Ma 、453.2±6.1Ma ,属于晚奥陶世,2 件斜长花岗岩年龄为440.5±1.6Ma ,
441.6±3.4Ma ,属于早志留世。奥陶纪-志留纪蛇绿岩混杂岩中堆晶岩主要具有
亏损型大洋中脊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泥盆纪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锆石 LA -ICP -MS U -Pb 定年获得加权平均
年龄为367.2± 3.3Ma,属于晚泥盆世。泥盆纪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形成于亏损性
大洋中脊的大地构造环境,并在后期运移和构造侵位过程中受到了含水流体的影
响。
石炭纪蛇绿混杂岩在研究区广泛分布,出露单元有堆晶岩、斜长花岗岩、辉
长岩墙和玄武岩。锆石U -Pb 同位素定年获得1件斜长花岗岩和1件堆晶辉长岩加
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58.0 ± 12Ma,354.8 ± 2.4Ma,确定石炭纪蛇绿混杂岩形成
于早石炭世。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石炭纪蛇绿混杂岩中玄武岩存在N -
MORB 、OIB和SSZ型三种类型。辉长岩形成于亏损型洋中脊和岛弧型两种大地
构造环境。斜长花岗岩为洋壳运移过程中,剪切带中含水辉长质岩石剪切深熔作
用的产物。
二叠纪蛇绿混杂岩出露广泛,出露单元有堆晶岩、基性岩墙和玄武岩。2件
辉长岩和1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