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08,41(12):3967-3973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08.12.004
一个新的水稻隐性高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1,2 1 1 1 1 1 1 1
马玉银 ,李 磊 ,李育红 ,左示敏 ,殷跃军 ,张亚芳 ,陈宗祥 ,潘学彪
1
(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扬州 225009 ;
2 扬州教育学院,江苏扬州 225002 )
摘要:【目的】寻找新的水稻隐性高秆基因,为解决水稻不育系的包颈现象及增加恢复系的株高提供重要的
遗传资源。【方法】在田间试验时发现一株高秆突变体,经过连续3代的自交和选择后,获得稳定遗传的高秆突变
体。突变体的株高比野生型中花11平均增加72.3%。将带有高秆基因的杂合体自交,分析F2 代株高的遗传行为,
结果表明高秆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分别配制突变体、野生型与培矮64之间的杂交种及其自交F2 分离群体,
在突变体配制的分离群体中鉴定出72株极端高秆突变体,株高明显高于对照群体中的最高植株高度。【结果】利
用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147对多态性分子标记,分析这些标记位点在极端高秆突变体群体中的分离特
征,结果证明高秆基因位于水稻第3染色体。进一步发展 了4个InDel标记,确定高秆基因位于RM168与M127.1-3-3
标记之间,物理距离为713 kb。【结论】该基因是一个新的隐性高秆基因,暂命名为 lc3。
关键词:水稻;隐性高秆突变体;高秆基因;基因定位;微卫星标记;InDel标记
Genetic Analysis and Gene Mapping of a New Recessive
Long-Culm Mutant in Rice
1,2 1 1 1 1 1
MA Yu-yin , LI Lei , LI Yu-hong , ZUO Shi-min , YIN Yue-jun , ZHANG Ya-fang ,
1 1
CHEN Zong-xiang , PAN Xue-biao
1
( Department of Agronomy/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tics and Physiology in Jiangsu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Functional Genomics, Ministry of Education,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9, Jiangsu; 2 Yang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
Yangzhou 225002, Jiangsu)
Abstract: 【Objective 】 Make exploration of new recessive long-culm gene to p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