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标指向

(2015年《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14.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那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试题特点:此题是在课内所学的基础上设置的,如《范进中举》《故乡》《孔乙己》《社戏》《风筝》等,是课内知识和能力向课外的延伸。旨在考查学生品味文学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能力及迁移运用能力。体会一系列动词的表达效果,对深刻认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的心理有一定的作用。 (2015年)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非知其姓与名也 ( ) (2)千不得百焉 ( ) (3)夫不具司马迁之志 ( ) (4)则几乎罔矣 ( ) 试题特点:本题所涉及的这四个实词,都是课内常见或常用、且通过语言环境能做出明晰推断的词语。这四个实词的意思,均能在课内找到其相同用法:“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中的“知”(《小石潭记》);“俄而百千人大哭,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的“千”(《口技》);“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中的“具”(《核舟记》);“学而不思则罔”中的“罔”(《论语》)。在题型上和2014年保持一致,考查学生根据语境解释词义的能力。本题力图在课内外知识的有机结合上予以引导。 (2013年)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夫子之禄寡耶? 辍耕之垄上 B.弊车驽马以奉其身 无从致书以观 C.于臣足矣 皆以美于徐公 D.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 朝而往,暮而归 试题特点: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知识迁移能力。试题涉及四字八句,知识点覆盖面广。所选知识点看似有一定难度,但是提供的备选词及其用法均是常见的,且选句均来自课内重点学习篇目《陈涉世家》《送东阳马生序》《邹忌讽齐王纳谏》《醉翁亭记》。实际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运用。本题也是力图在课内外知识的有机结合上予以引导,同时也提醒文言文教学要重视落实《课程标准》精神:“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试题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利于客观公正的评价。 (2010年)22.在《农家望晴》和白居易的《观刈麦》中,两位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点? (2分) 参考答案:都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 试题特点:从诗歌内容的角度命题。此题特别注重课内外的结合,很好地将课内和课外诗歌进行对比阅读。一方面考查学生是否理解所选诗歌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另一方面,结合课内诗歌,要求学生调动知识积累,活学活用,能准确比较分析两者的相同点,重点考查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2013年)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 [唐]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②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③,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④,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释] ①碛(qì)西:安西都护府。②赤亭: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西南。③祁连城: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④酒家垆(lú):酒家。 22.有诗评说,此诗为送别中的“另类佳作”。你是否同意“另类”这种说法?请联系学过的诗句说明理由。(2分) 参考答案: [示例一]同意。常见的送别诗多写离愁别绪,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这首诗抒发却是劝勉友人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所以这首诗颇显“另类”。 [示例二]不同意。送别诗中并不缺少此类乐观豪迈的作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证明,所以这首诗算不上“另类”。 试题特点:从诗歌内容感情基调的角度命 题,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判断能力及联系已学知识印证观点的能力。引导学生注重日常积累和课内外知识的迁移,能够学以致用。本题力图在诗歌鉴赏的情感基调和课内外知识的有机结合上予以引导。 6.解决学生问题 努力解决学生的问题而不是给学生增加问题 7.母亲节来临之际,多家媒体联合我省中小学校特别推出了“寻找最美妈妈”大型公益活动。请你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7 分》 【活动一:悟“美”】 下面的宣传语中隐含着“最美妈妈”评选标准中的两个关键词,请将它们提取出来。(2 分) 在社会转型、价值体系重构的时代,“寻找最美妈妈”活动表达了社会对道德价值回归的期待,反映了时代对真善美的呼唤。 (1) (2) 学生答卷:没有从给定的材料中提炼关键词语,而是自己概括两个词语,如“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真诚、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