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所藏汉简考释-中国国家图书馆.pdfVIP

国家图书馆所藏汉简考释-中国国家图书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图书馆所藏汉简考释-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所藏汉简考释 汪桂海 上世纪 30 年代,在居延地区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汉简,曾经裘 元善之手流散出去一批,约有四五十枚。这批简原在裘元善手中,后 来分散至各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 所)从 1956年开始整理居延汉简资料,最终编成《居延汉简甲编》, 当时找到这批流散各处的汉简中的一部分,其中有: 1、 1944 年归于前西北图书馆(后归前中央图书馆)计 27 枚简。 2、 商承祚所藏 6 枚简。 3、 北京历史博物馆所藏 6 枚简(1 枚简旧存,5 枚简 1954 年文 物局拨交)。 4、 南京博物院所藏 1 枚简(1936 年北京历史博物馆移交)。 共计 40 枚简,均系裘元善售出者(见《居延汉简甲编·陆·编 辑后记》。后来,《居延汉简甲乙编》(上、下)出版,收录居延汉简 更为齐全,但对这批流散汉简的收集工作再没有新的进展。 事实上,经裘元善手中流散出的居延汉简在国家图书馆也收藏有 2 枚。这 2 枚简从未向外界公布过,至今不为学界所知。笔者因工作 关系,得以见到这 2 枚简,发现其中 1 枚学术价值甚高,不可因其为 零简而忽视之。 2 枚简释文如下: 简一:癸亥诏。遇为侍郎骑秩比四百石,居,地节三年十月辛酉 诏。致,遇秩四百石,居 简二:肩水金关 简一 2 枚简原先均系藏书家张葱玉先生旧藏,张先生则得自裘元善(国图卡片记录作“裘善 元”),时间在 1946 年。与 2 枚简一同得到的还有木勺 1 枚,木检 1 枚,均无文字。张氏为 此撰跋文,自叙得木简之乐,云: 地节乃汉宣帝刘询年号,迄今已两千零四年,幸坠流沙蕴藏不坏。余怀想十年,今始得 之,因署“汉简楼”以自傲。 三十五年四月渝州陶园寓居者 从木简来源以及简二文字为“肩水金关”来看,它们应出自居延地区。简二在已公布的 居延汉简中较常见,这里不作讨论。下面着重说一下前一简。 这枚简长 23.3 厘米,宽 1.3 厘米,厚 0.3 厘米,长度恰为一汉尺,是普通汉简的标准 长度。木简是顺木纹竖剖削制而成,纹理细密而清晰,质地坚硬,材质应是松木。居延汉简 的大多数是就地取材,用松木削制成的。 从简文分析,此简是一枚诏书目录简,在这枚汉简的前后还应有别的简与之编联成 册,此简只是一卷简册中的零简。 简中“遇为侍郎骑秩比四百石,居,地节三年十月辛酉诏”一句,应是关于地节三年十 月辛酉所下诏书内容的提要性记录。《汉书·百官公卿表》:侍郎,光禄勋属官,秩比四百石, 与议郎、中郎、郎中皆掌守宫殿掖门户,“出充车骑”。“侍郎骑”当即在皇帝外出时充车骑 之侍郎。“遇”有邂逅相逢、不期而会之意。《论语·微子》:“遇丈人以杖荷蓧。”皇侃《义 疏》:“遇者,不期而会之也。” 《礼记·王制》疏引《五经异义》:“卒而相逢于路曰遇。”“居”有止息、停止不动之意。《吕 氏春秋·慎人》:“舜未遇时也,以其徒属掘地财,取水利,编蒲苇,结罘网,手足胼胝不居, 然后免于冻馁之患也。”高诱注:“居,止也。”意谓舜手足胼胝也不停止歇息。又《素问·平 人气象论》:“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王冰注:“居,不动也。”这句话 的大意应是:与充作侍郎骑的秩比四百石的官员邂逅相逢时,要中断任何活动,保持肃静。 “致,遇秩四百石,居”一句的下文所接应是“某年某月某日诏”等字,是对另一次所 下达诏书内容的提要性记录。“致”,此处疑当作民众会聚解释。《左传》哀公二年,楚人“致 蔡于负函,致方城之外于缯关。”杜预注:“致之者,会其众也”。《周礼·地官·遂人》“凡 治野,以下剂致甿。”郑玄注:“致,犹会也。”简文所提到的聚会,当非每年八月案户比民 时的聚会,应指民间闾里进行公共活动时的聚会。此时,若有秩四百石的官吏不期而至,要 中断正在进行的聚会活动,保持肃静。 依照简文体例,“癸亥诏”三字之前,应有另一枚简,上书“某年某月癸亥”所下达诏 书的内容提要。 从这枚简上的文字可以看出,它的内容涉及到汉代人在遇见某种级别的官吏时的仪轨或 行为规范。类似内容的规定,在《汉官典职仪式选用》一书中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