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偶极子波概念及新方法
3.1 偶极子波的概念及意义 3.2 偶极子波多重积分—地层厚度筛 3.3 偶极子波储层厚度谱—薄层厚度 3.4 多极子波薄互层预测—薄互层厚度 三、偶极子波概念及新方法 构建偶极(储层)地震子波 以储层(薄层)为基本的地震地质研究单元,将储层顶、底反射联合研究,当储层厚度单因素变化时,就得到楔状体模型的地震响应,它存在振幅和频率复杂变化。 储层厚度变化引起地震响应的复杂变化 薄 厚 λ/4 3.1 偶极子波的概念及意义 偶极(储层)地震子波: 从理论上概括,一般储层的顶、底反射均“成双成对”出现,形成偶极地震子波,它是由基本的地震子波再叠加一个具有储层(时间)厚度h 时移量,并经f 调节后的地震子波构成的。 储层反射系数: 当b=λ/4时,达到谐振。 从单个地震子波发展到偶极地震子波,就如同人们从青年时期,通过恋爱、结婚,组建小家庭,发展到成年时期一样,对社会管理而言,会出现许多新的优势。稳定性增加,辨识度提高,分布空间稀疏化。 调节系数: 3.1 偶极子波的概念及意义 2类4种基本储层地震地质研究单元 第1类:凸凹型 第2类:台阶型 第1种:凸型 第2种:凹型 第3种:上台阶型 第4种:下台阶型 (1)凸型 (2)凹型 (3)上台阶型 (4)下台阶型 泥岩 泥岩 砂岩 溶洞 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 风化壳 泥岩 碳酸盐岩 砂岩 泥岩 3.1 偶极子波的概念及意义 2类4种基本组合的偶极地震子波 第1类:凸凹型偶极子波 第2类:台阶型偶极子波 第1种:凸型 第2种:凹型 第3种:上台阶型 第4种:下台阶型 (1)凸型 (2)凹型 (3)上台阶型 (4)下台阶型 3.1 偶极子波的概念及意义 偶极子波顶底界面反射系数估算 设地震子波W与地震响应S已知,储层厚度为h,反射系数R未知,在偶极地震子波中,对应储层顶、底界面存在2个特征点,可以建立2个方程 (2-4) (2-5) 子波归一化后W(0)为1,经推导,得: 据此,可估算储层顶、底界面反射系数。 反射系数与偶极子波关系图 Rt Rb Sb St 3.1 偶极子波的概念及意义 3.1 偶极子波的概念及意义 储层偶极子波褶积模型与普通褶积模型的对比 地质 地震学 地震储层学 10 5 2 1 20 30 40 50 储层模型 ms 合成记录 反射系数 子波 合成记录 储层反射系数 偶极子波 储层顶底反射系数组成“家庭”后,由于“居所”二合一,反射系数减少一半,辨识能力提高一倍。 地震子波偶极化,反射系数稀疏化,辨识能力翻一番! 偶极地震子波的优势 提高稳定性:储层顶、底界组成一个基本地震地质研究单元后,薄层调谐矛盾内部化,且偶极子波长度≥地震子波长度,可进一步提高储层预测的稳定性; 提高分辨率:居所二合一,反射系数稀疏化为原有的一半,使得储层分辨率远大于界面分辨率(λ/4 ),理想情况下可以翻倍; 降低多解性:不需要初始模型和层位,从井震联合反演要求的三个最优(子波最优、井点模型最优、构造模型最优)降低为一个最优(地震子波),可大幅度降低预测的多解性。 3.1 偶极子波的概念及意义 偶极子波多重积分预测相对阻抗效果明显,与储层厚度对应较好。 多重积分数学公式 S(t)表示地震记录,n表示积分时间位置,m是积分重数。 突出主瓣,提高相对阻抗的预测能力。 多重积分公式 偶极子波地震记录 偶极子波多重积分 储层厚度 积分重数 主瓣/旁瓣 3.2 偶极子波多重积分 二重积分 四重积分 模型与合成记录叠合图 1/4波长=10ms 三重积分 五重积分 一重积分 3/8~7/8波长 即为(15~35)ms 6/8~12/8 波长 即为(30~60)ms 1/8~4/8 波长 即为(5~20)ms 奇数重积分反映相对阻抗,偶数重积分反映地层界面 3.2 偶极子波多重积分 3.2 偶极子波多重积分 多重积分具有储层厚度筛选的作用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5 2.5 1/8~4/8波长 即5~20ms 3/8~7/8波长 即15~35ms 6/8 ~16/8波长 即30-80ms 合成记录模型 一重积分 三重积分 五重积分 一重积分收芝麻,五重积分抱西瓜! 地震数据多重积分频谱特征具有分段性,通过地震速度谱结合,逐步逼近测井阻抗频谱。保证低频信息完整性。 多重积分可以有效凸显3-8Hz的隐蔽信息 一重积分 三重积分 五重积分 测井阻抗频谱 地震数据频谱 地震速度谱 0~3Hz 3~13Hz 7~18Hz 8~40Hz 9~48Hz 频率 3.2 偶极子波多重积分 多重积分恢复的低频信息与井的同频段分频阻抗匹配良好 3.2 偶极子波多重积分 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石墨烯气凝胶的可控组装_李广勇.pdf
- 矿山应急救援导论3.pdf
- 修改《开国大典》.ppt
- 矿大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课后思考题答案及2013试卷.pdf
- 值得一生收藏的经典.ppt
- 值得回味一生的经典语录.pptx
- 矿物岩石学实习报告.pdf
- 修正唯金诺课件.ppt
- 矿山测量课程设计1.pdf
- 直螺纹工艺培训.pdf
- 2025年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英语2014-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摘选含答案解析.doc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2024年初中毕业生适应性语文学业检测试卷(含答案).pdf
- 联名合作合同协议.docx
- 广东省深圳福田区2025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docx
- 联名品牌合同协议.docx
- 2025年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单招英语2014-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摘选含答案解析.doc
- 2025年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 2025年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doc
- 统计与可能性课件苏教版四级数学提供.pptx
- 2025至2030年中国聚酯环氧型粉末涂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