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州的传统文化
兰州的传统文化 兰州的历史 ? 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的省会,是中国西北区域的中心城市,远近闻名的“中国牛肉拉面之乡”。兰州坐落于中国陆地版图的几何中心,处于 大西北地区独特的“座中四连”位置,是中国七大军区之一的兰州军区的本部所在。兰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五千多年以前,就已经出 现先民们在此生息繁衍的痕迹。兰州,历史上曾经叫做金城。关于金城来历,一般有两种说法,有“筑城时掘地得金”故有金城之说;也从有地势险要固若金汤之意而来之说 。 兰州的传统文化 兰州鼓子 兰州牛肉拉面 兰州羊皮筏子 兰州葫芦 兰州酿皮 兰州秦腔 兰州秦腔 秦腔是发源于甘肃、传播流行于整个西北地区的古老剧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也是西北地区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在源远流长的秦腔史上,兰州始终是秦腔传播的重要城市。 兰州鼓子 兰州鼓子,又名兰州曲子、兰州鼓子词,是流行于甘肃省兰州地区的一种汉族民间曲艺形式,中国曲艺的古老曲种之一。在兰州地区曾经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文化娱乐形式,所以能弹会唱者甚多。如遇喜庆节日,请客宴会,不论在农村的家庭院落,还是集镇的茶肆酒楼,老兰州人聚集在一起弹唱;每当唱到高潮之时,他们便一人演唱而众人帮腔显得气氛十分热闹。 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兰州牛肉拉面 兰州牛肉拉面,又称兰州清汤牛肉面,是兰州著名风味小吃。传说起源于唐代,它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顾客的好评。并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得到美誉“中华第一面”。 一说正宗的兰州牛肉面起源,是回族人马保子于1915年所始创的,其制作的五大步奏无论从选料、和面、醒面,还是溜条和拉面,都巧妙地运用了所含成分的物理性能,即面筋蛋白质的延伸性和弹性。 兰州羊皮筏子 兰州羊皮筏子即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俗称“排子”,是一种古老的水运工具。它由十几个气鼓鼓的山羊皮“浑脱” 组成。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小皮筏系用10多个羊皮袋扎成,适于短途运输,主要用于由郊区往市区送运瓜果蔬菜,渡送两岸行人等。羊皮筏子已有300多年历史,在兰州黄河用于运输,现在已成兰州黄河上乘坐旅游观光的一大亮点,也是兰州民俗文化的遗产。 兰州葫芦 兰州刻葫芦更是全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间技艺,主要用刀或者针在葫芦表面进行阴刻,来体现中国传统绘画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然后涂上松墨,令其线条明晰。随着技艺高超的历代民间艺术家的不断发展创新,兰州刻葫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欣赏收藏的艺术品。刻葫芦和兰州牛肉面、羊皮筏子并称兰州三宝。 兰州酿皮 兰州酿皮是兰州市著名的地方风味小吃。酿皮是面粉制的食品,色泽晶莹黄亮,半透明如玉,切成筷子粗细的长条状食品,再加上酱 油、香醋、蒜汁、辣椒油、精盐等调料即可食用。酿皮子价廉物美,其味酸辣凉爽,柔韧可口,是一种大众化的地方风味食品。在兰州的大街小巷内随处可见。这种凉吃的食品,在夏季炎热的天气里,很受人们的欢迎。 欢腾的兰州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