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篇 植物生长物质.ppt

  1.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植物生长物质 植物生长物质概述 植物生长物质(Plant Growth Substance):能调节和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微量活性物质的总称,包括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1)植物激素(Phytohormone):在植物体内合成,并从产生之处运送到别处,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特点: 内生性、可移动性、微量、作用大 第一节 生长素(Auxin)类 一、生长素的发现 1880年,Darwin C首次进行了有关生长素的实验 1928年,Went FW首次分离了促进生长的物质,并提供了一种该物质的生物鉴定方法 1934年,K?gl F分离、纯化和鉴定了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IAA) 生长素是什么? 二、生长素的测定分析方法 生物测定法 小麦胚芽鞘切段伸长法 物理和化学方法 薄层层析法 气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 免疫分析法 三、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运输 分布:多集中在生长旺盛部位,含量低(10~100ng/g鲜重) 存在状态:自由生长素、束缚生长素 束缚生长素的作用 作为贮藏形式 吲哚乙酰葡糖 作为运输形式 吲哚乙酰肌醇 解毒作用 吲哚乙酰天冬氨酸 调节自由生长素含量 运输: ⑴无极性运输: 无极性,被动运输,通过韧皮部 ⑵极性运输:主动运输,局限于胚芽鞘细胞和幼茎、幼根薄壁细胞间短距离、单方向运输。 生长素极性运输的证据 (1) 运输速度是物理扩散的10倍 (2) 需能,依赖有氧呼吸,与温度有关 (3) 可逆浓度梯度运输 抑制剂:三碘苯甲酸TIBA、萘基邻氨甲酰苯甲酸NPA 四、生长素的生物合成和降解 1、生长素的生物合成 合成部位: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主要前体:色氨酸 ?合成途径 吲哚丙酮酸途径、色氨途径、吲哚乙酰胺途径、吲哚乙腈途径 2、生长素的降解 酶促降解 脱羧降解 不脱羧降解 光氧化 强光、体外、核黄素催化 五、生长素的作用机理 1、受体 激素受体:指能与激素特异结合并能引发特殊生理生化反应的蛋白质。 生长素结合蛋白1 (ABP1) 糖蛋白,位于内质网和质膜外侧 运输抑制剂响应1蛋白 (TIR1) 具有F盒序列,位于细胞中 2、信号转导途径 早期反应 膜上离子流动 ABP1介导→早期基因 晚期反应 细胞伸长、细胞分裂、胚胎形成 TIR1 →晚期基因 六、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理作用 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促进细胞分裂 抑制侧芽生长,维持顶端优势 延迟离层形成,防脱落 促进单性结实,形成无籽果实 性别决定 延长休眠 2、浓度效应 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七、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及其应用 1、人工合成生长素的种类 吲哚乙酸同系物类 萘乙酸及其同系物 苯酚酸或苯酚化合物 2、合成生长素类物质结构的特点 3、合成生长素类的应用 促进插枝生根 阻止器官脱落 促进结实 促进菠萝开花 第二节 赤霉素(Gibberellin)类 ?一、赤霉素的发现 1926年,日本Kurosawa E发现患病水稻疯长是由于病菌分泌出来的物质引起。 1938年,日本Yabuta T和Hayashi T从水稻赤霉菌中分离出赤霉素结晶。 1959年,确定了赤霉素的结构。 二、赤霉素的结构 结构 4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的双萜 基本结构为赤霉素烷 酸性,含19或20个碳原子 存在形式 自由赤霉素 结合赤霉素 (无生理活性) 三、赤霉素的分布和运输 生长旺盛部位,如茎端、嫩叶、根尖和果实种子。 含量为1-1000 ng/g鲜重 运输无极性 四、赤霉素的生物合成 质体、内质网和细胞质可溶性部分 牻牛儿牻牛儿焦磷酸 →GA12 六、赤霉素的作用机理 1、促进茎的延长 消除细胞壁中Ca2+的作用(图) 提高木葡聚糖内转糖基酶(XET)活性 2、促进RNA和蛋白质合成(图) 七、赤霉素的生理作用和应用 诱导α-淀粉酶及其它水解酶的形成 促进营养生长 “三系”水稻制种 打破休眠 对开花的作用 单性结实 防止脱落 八、绿色革命 上世纪六十年代,半矮秆水稻和小麦品种的大面积推广,解决了“高产和倒伏”的矛盾,使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经过40多年的研究,人们逐渐从分子水平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