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半导体器件与工艺总复习(5-7章)
第5章 双极型晶体管及相关器件 双极型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双极型晶体管的电流增益和工作模式; 双极型晶体管的截止频率与开关时间; 1.晶体管的类型 p-n-p晶体管和n-p-n晶体管 共基极组态: 基极被输入和输出电路所共用。 2 电流增益 IE = IEP + IEn IC = ICP + ICn IB = IE – IC α0 =γαT IC=α0IE + ICB0 3.双极型晶体管的静态特性 五点假设: 晶体管各区域浓度为均匀掺杂; 基区中的空穴漂移电流和集基极反向饱和电流可以忽略; 载流子注入属于小注入; 耗尽区无产生-复合电流; 晶体管中无串联电阻。 4.基极区域 5.发射极和集电极区域 6.放大模式下理想晶体管的电流 7.工作模式 放大模式:射基结正,集基结反 饱和模式:两结都正向偏压。极小的电压就产生极大的输出电流,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开关短路)。 截止模式:两结都反向偏压。pn(0)=pn(W)=0,晶体管处于开路状态(关闭)。 反转模式:射基结反,集基结正。也称反放大模式,晶体管的集电极用作发射极,发射极用作集电极。 8.共基与共射组态下的电流-电压特性 输出电流-电压特性 输出电流-电压特性 共射电流增益: 9. 双极型晶体管的频率响应与开关特性 截止频率 共基截止频率:fα 共射截止频率:fβ 特征频率fT=(2πτT)-1 当 ,f=fT为特征频率: 第6章 MOSFET及相关器件 MOS二极管的阈值电压与反型条件 MOSFET的基本特性 MOSFET尺寸按比例缩小与短沟道效应的关系 低功率CMOS逻辑结构 MOS存储器结构 1. MOS二极管 在实际应用中,MOS二极管是先进集成电路中最重要的MOSFET器件的枢纽. 2. 理想MOS二极管的定义 在零偏压时,金属功函数q?m与半导体功函数q?s的能级差为零或功函数差q?ms为零,即在无外加偏压之下其能带是平的(称为平带状况). 在任意的偏压之下,二极管中的电荷仅位于半导体之中,且与邻近氧化层的金属表面电荷量大小相等,但极性相反; 在直流偏压下,无载流子通过氧化层,亦即氧化层的电阻值为无穷大 。 理想MOS二极管偏压为正或负时,半导体表面可能会出现的三种状况. 对p型半导体:空穴积累,耗尽,反型,强反型; 半导体表面发生强反型的条件: 3. 理想MOS二极管 当Ψs等于Ψs(inv)时,可得到表面耗尽区的最大宽度Wm。 4. SiO2-Si MOS二极管 影响理想MOS的特性的几个因素。 5. MOSFET基本原理 基本的器件参数: 有沟道长度L(为两个n+-p冶金结之间的距离)、沟道宽度Z、氧化层厚度d、结深度rj以及衬底掺杂浓度NA. 定性描述MOSFET的工作原理。 推导MOSFET基本特性的条件。 栅极结构是理想MOS二极管(即无界面陷阱、固定氧化层电荷或功函数差); 仅考虑漂移电流; 反型层中载流子的迁移率为常数; 沟道内杂质浓度为均匀分布; 反向漏电流可忽略; 沟道中由栅极电压所产生的垂直于ID电流方向的电场远大于由漏极电压所产生的平行于ID电流方向的电场. 缓变沟道近似法 在线性区 其中 为阈值电压. 在饱和区 可得饱和电流为: 在亚阈值区 定义:当栅极电压小于阈值电压(VG VT),且半导体表面只有弱反型时对应的漏极电流称为亚阈值电流。 定义: 亚阈值摆幅 6. MOSFET的种类 依据反型层的形式,MOSFET有四种基本的形式. (1) 增强型(或称常关型) n沟道MOSFET (2) 耗尽型(或称常开型) n沟道MOSFET (3) 增强型(或称常关型) p沟道MOSFET (4) 耗尽型(或称常开型) p沟道MOSFET 类型 剖面图 输出特性 转移特性 ) ( n 常闭 沟增强型 ) ( n 常开 沟耗尽型 ) ( p 常闭 沟增强型 ) ( p 常开 沟耗尽型 + G + n + n p + D D I 沟道 n G + n + n p + D D I + - - G + p + p n - D D I G + p + p n - D D I + - 沟道 p D I 0 D V 1 2 3 V 4 G = V D I 0 D V 2 - 0 V 1 G = V 1 - 0 D I D V - 1 - 2 - 3 - V 4 G - = V D I 0 D V - 1 2 0 V 1 G - = V + - 0 Tn V D I Tp V 0 G V D I + - + 0 Tn V D I G V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四章移动通信中的鉴权与加密.pdf
- 北京中广信华夏幸福目销售指标保障方案.ppt
- 北大苏剑老师宏观经济学课件 第2章.ppt
- 北工大数字积分器实验报告.docx
- 第四章非线性电路.pdf
- 第四章:液压缸(含习题答案).pdf
- 第四章第1节钢材的静力力学性能.pdf
- 第六章 大气环流.pdf
- 北京高三复习优秀作文集锦.doc
- 北师大 模块二 unit 5词汇讲解.ppt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