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吉利并购沃尔沃后的价值链整合(参赛)
吉利并购沃尔沃后的
价值链整合
参赛学院:计算机学院
参赛选手:孙志杰
摘 要
吉利,一个中国汽车界里的民营后起者,在成立至今的短短十几年里,凭借价格优势,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售后服务质量,取得了快速发展,在中国汽车界里占据一席地位;沃尔沃汽车公司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也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汽车行业里的著名豪华品牌,与奔驰、宝马、奥迪齐名。沃尔沃成立至今拥有87年历史。其规模,技术,品牌知名度要远远大于吉利!
在其被福特收购后销售额一直在下滑。福特公司为应对这种连续巨额亏损的经营现状,决定缩减规模出售沃尔沃公司。经过一系列的竞争,2010年3月28日,中国吉利控股集团与福特公司签署了最终股权收购协议,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公司100%的股权。
然而,时隔87年后,这一汽车行业里的传统“贵族”却被后起的吉利收购掉。吉利和沃尔沃不论财力,技术,品牌知名度都不可相提并论,人们不禁要问,吉利为什么要收购沃尔沃?完成并购之后吉利将怎样运营?与沃尔沃的原来“东家”—福特相比,吉利更是不论规模,实力都相差甚远。难道福特玩不转的烫手山芋,吉利就能玩得转?吉利的这场并购到底是真的对沃尔沃有所企图还是在作秀?吉利又会面临怎样的风险?吉利会不会重蹈国企收购罗浮,悍马等外国资产的覆辙?并购将给吉利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就吉利并购沃尔沃后之后的价值链整合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企业并购后的价值链整合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国内外的并购实例及专家的分析,得出中国的产业升级道路主要受到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严重影响,要想突破低端锁定,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化与升级,走出符合中国自身国情,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新兴工业化道路。
关键词:价值链整合;中国;新兴;低端锁定;产业升级;特色;工业化
一、绪 论
1.1选题背景
沃尔沃汽车公司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也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在其被福特收购后销售额一直在下滑。福特公司为应对这种连续巨额亏损的经营现状,决定缩减规模出售沃尔沃公司。经过一系列的竞争,2010年3月28日,中国吉利控股集团与福特公司签署了最终股权收购协议,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公司100%的股权。
1.2研究意义
企业之间的并购协议达成只是并购的开始,之后怎样进行有效的价值链整合则成为了影响并购成功与否的至关重要的因素。高效的价值链整合可以更快更有效的帮助并购后的企业提高经营水平,提升品牌优势,增强其自身的创新能力,使并购双方在并购后真正的实现互相融合,提升自身竞争力,达成双赢的局面。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国外学者侧重的是发达国家之间技术寻求型跨国并购的实证分析,国内学者更多地偏重于对其动因、影响因素的分析。 对在跨国并购后如何通过对并购整合进行有效管理提高企业技术能力的研究较少,目前并未形成十分系统的理论体系。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2001年,格里芬和该领域研究者在《IDS Bulletin》杂志上推出了一期关于全球价值链的特刊——《价值链的价值》(The Value of Value Chains),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全球化过程,认为应把商品和服务贸易看成治理体系,而理解价值链的运作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和政策制定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价值链的形成过程也是企业不断参与到价值链并获得必要技术能力和服务支持的过程。这份特刊在全球价值链研究中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在特刊中,许多学者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演变和升级等多个角度对全球价值链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分析,并由此建立起了全球价值链基本概念及其基本理论框架。
斯特恩(Sturgeon,2001)从组织规模(organizational scale)、地理分布(geographicscale)和生产性主体(productive actor)三个维度来界定全球价值链。从组织规模看,全球价值链包括参与了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性活动的全部主体;从地理分布来看,全球价值链必须具有全球性;从参与的主体看,有一体化企业、零售商、领导厂商、交钥匙供应商和零部件供应商。他还对价值链和生产网络的概念进行了区分:价值链主要描述了某种商品或服务从生产到交货、消费和服务的一系列过程,而生产网络强调的是一群相关企业之间关系的本质和程度。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2002)在2002-2003年度工业发展报告《通过创新和学习来参与竞争》(Competing Through Innovation and Learning)中指出:“全球价值链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过程。它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