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和防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和防治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根据害虫为害部位及为害方式可分为: 食叶害虫 吸汁害虫 蛀干害虫 地下害虫 第一节 食叶害虫 取食植物的叶、嫩枝、嫩梢等部位。形成孔洞、缺刻、咬断针叶。减少光合作用面积、增加水分蒸腾,严重时可使枝条或整株枯死。有的种类(刺蛾与青毒蛾)的幼虫体具毒毛,引起人体皮肤肿痒。 种类有:蛾类、蝶类、金龟甲、叶甲、蝗虫类及叶蜂类等。 一、刺蛾类 (一)常见刺蛾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刺蛾俗称洋辣子、刺毛虫,属鳞翅目,刺蛾科,国内已知90余种。 主要有: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 Waller)、 褐边绿刺蛾(Latoia consocia W11ker)、 褐刺蛾(Setora postornata Hampson) 扁刺蛾(Thosea sinensis Walker) 1、形态特征: (1)黄刺蛾: 成虫 体长15mm,橙黄色,前翅内半部黄色,外半部褐色,有两条线在翅尖汇合。 卵 浅黄色长约1、4mm,一端稍尖,散产或数粒产于叶背。 幼虫 体长2cm,头黄褐色,体黄绿色,体背有一亚铃形褐色大斑,各节背侧有1对枝刺。 茧 灰白色,有褐色纵宽纹。蓖麻子状长约11—14mm 褐边绿刺蛾:成虫 头、胸及前翅青绿色,前翅基角褐 色,后翅及腹部淡褐色。 卵 淡黄绿色,扁椭圆形,卵集中呈鱼鳞状排列。 幼虫 翠绿色,背线淡蓝色,背面有2排黄色枝刺。腹末有4个黑绒状刺突。 茧 黄褐色,坚硬,两端钝平。 褐刺蛾:成虫 翅有2条深褐弧形线,线内各有1条浅色带。 卵 长椭圆形,初产黄色,后变深。 幼虫 黄绿色。背线蓝绿色,每节各有4个黑点、亚背线枝刺有红、黄色两种类型。 茧 灰白色,卵圆形, (2)扁刺蛾: 成虫 头胸翅灰褐色,前翅从前缘到后缘有1条褐色线,线内有浅色宽带。 卵 初产黄绿色,后变成灰褐色,长椭圆形。 幼虫 翠绿色,体较扁平。背有白色线。腹部各节有向背向腹斜引1白线,各节有刺突4个。体侧各有红点心1列。 茧 卵圆形,黑褐色。 2、生活习性 (1)黄刺蛾 华北1年1代,华东华南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上结茧越冬。翌年5、6月间化蛹。越冬代成虫6月上、中旬出现,6月下旬为幼虫为害盛期。 成虫羽化多在傍晚,白昼伏于叶背,夜出活动产卵。有趋光性。每雌产卵50-70粒。卵期5-6d。 老熟幼虫在树干、树枝上吐丝缠绕,随即分泌黏液造茧。羽化时破茧壳顶端小圆盖而出。第二代幼虫在8月中、下旬大量出现。 黄刺蛾的天敌有上海青蜂、刺蛾广肩小蜂等,其幼虫及蛹被寄生率较高。 (2)褐边绿刺蛾。在长江以南1年2-3代。以幼虫在树下及附近浅土层中结茧越冬。翌年4-5月化蛹,6月成虫羽化产卵。第一代幼虫部分在叶背结茧化蛹,有的在浅土层中结茧化蛹。成虫有趋光性。 (3)褐刺蛾。每年发生2 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周围的疏松表土层或草地丛间、树叶堆和砾石缝中结茧越冬。次年5月下旬开始羽化产卵,6月上旬为羽化产卵盛期。第一代、二代幼虫为害分别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8月下旬至9月下旬。成虫具趋光性。 (4)扁刺蛾。华南、华东地区每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周围土中结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化蛹,5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幼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7月中旬、8月至第二年4月。初孵幼虫不取食,2龄幼虫开始取食卵壳和叶肉,3龄后开始啃叶形成孔洞。5龄幼虫食量大,为害重。 (二)刺蛾防治方法。 1、灭除虫茧 挖土除茧。 2、灯光诱蛾 黑光灯 3、化学防治 在幼虫2-3龄阶段。药剂有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1200-1500倍液。此外,选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与前2种药剂混用或单独使用亦有很好的效果。 4、生物防治 Bt杀虫剂在潮湿条件下喷雾使用。 毒蛾类 (一 )常见毒蛾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1、黄尾毒蛾(Euproctis similes xanthocampa Pyar) 又名桑毛虫、桑毒蛾、黄尾白毒蛾等。为害乌桕、桑、李、梅及樱花等多种林木。幼虫取食叶、芽,尤其是越冬幼虫剥食春芽严重,可将树芽食光。幼虫毒毛触及人体后常引起红肿疼痛。 (1)形态特征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