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宋才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史经验研究》导论
宋才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史经验研究》导论
宋才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史经验研究》导论
80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探索,为人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经验,这些都需要我们做扎实深入、科学求是的研究,尤其需要我们把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结合起来。研究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方法论,探讨社会主义是怎样遭受到严重挫折的,又怎样经过各种曲折而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前进的。尤其要在总结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中,加深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和历史根据的了解。
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我认为第一,在研究视角上,不能就某个国家本身去孤立地研究,而要把它放到整个世界历史的长跨度、大背景中去研究,要在整体的联系上,特别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相联系中去认识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第二,在指导思想上,要用邓小平发展了的社会主义观点去研究和总结历史经验,而不能从旧的观点出发去观察问题,更不能先入为主,同时还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各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第三,在态度上,必须实事求是。既要从历史条件出发,又不能从现在一时需要出发去评判过去几十年的是非得失,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用经典作家个别提法去剪裁现实,不唯书、不唯上、只唯真理;要努力从无数事实中找出原因、引出教训,得出经验。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
马克思、恩格斯限于他们当时所处的历史时代和客观条件,不可能从理论上解决经济不发达国家能否先于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他们曾认为:“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在这些国家的每一个国家中,共产主义革命发展得较快或较慢 ,要看这个国家是否工业较发达,财富积累较多,以及生产力较高而定。”即是说,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速度和实际进程,取决于大工业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只有大工业的高度发展,才能导致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经济不发达国家是不可能先于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的。直到晚年,当他们通过对俄国社会状况的细密分析研究之后,才认识到经济落后并不一定是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障碍。他们在《共产党宣言》的俄文版序言中指出:“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末现今的俄国土地公共所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当时虽然对俄国农村公社的估计过高,但他们一般地预见到了经济落后国家有可能绕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然而,他们仍然坚信这些国家的革命只有同发达国家的革命融为一体,才能有胜利的希望,并没有预见到经济落后国家有可能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对经济不发达国家能否先于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作出正确回答的是列宁。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尖锐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加剧,使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空前激化。列宁依据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作出了新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像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的那样,在所有或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获得胜利,而将从帝国主义战线的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首先突破,“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他认为,一定发展程度的社会化大生产是造成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阶级力量的前提,但这个一定程度并没有具体的数量界限的规定,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和胜利,也决不是单纯的经济过程,而是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思想以及国际条件等各种因素融合为“一个总的合力”的结果,经济发展进程不可能始终都同革命发展进程成正比。如果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在具备一定的发展程度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前提下,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等诸多因素以及国际条件又造成了有利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形势和时机,那末完全可以先于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这个指导思想的支配下,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和具体组织下,俄国无产阶级行动起来,终于取得了十月革命的成功。这个在落后国家取得的胜利,也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很快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引起连锁反应,而恰恰在像中国这样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获得成功。这一点不仅没有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而恰好证明了列宁的一个科学论断:“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当俄国的这种革命转向东方国家的时候,“在东方那些人口无比众多、社会情况无比复杂的国家里,今后的革命无疑会比俄国的革命带来更多的特色。”这个理论突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胜利和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带有极大的开拓性、探索性。本世纪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肇始于苏俄。不发达国家如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上 第九课 你家有几口人?教案资料.ppt VIP
- DZ∕T 0291-2015 饰面石材矿产地质勘查规范.pdf
- 太阳能路灯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的编制与应用指南.docx VIP
- 教育行业在线教学平台建设与运营管理方案.doc VIP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机考3套真题题库及.docx VIP
- (2024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有个新目标》教学设计部编版.pdf VIP
- 中华护理学会专科护士通科题库 .pdf VIP
- 2025天津市华淼给排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对外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策划书.docx VIP
- 圆钢方钢管受压承载力计算表.xls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