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地貌第十一章 湖沼、海洋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特征
《地质地貌学》 长安大学 地质工程系 成玉祥 chjkk2003@163.com 第十一章 湖沼、海洋的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特征 第一节 湖沼的地质作用 第二节 海洋的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特征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第四节 海岸地貌 第五节 海洋沉积作用的特点 第一节 湖沼的地质作用 湖泊和沼泽是常见的自然地理单元。它们的地质作用与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不过它与河流或地下水等陆地上流动水体不同。它们是水圈中比较宁静的水体,在地质作用过程中以沉积作用为主。 一、湖泊的形成和分类 湖泊是经常充满水的陆上洼地,是在一定的地质、地形和气候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形成湖泊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水的来源;二是要有盛水洼地,即所谓湖盆。 全世界湖泊总面积为270万km2,占全部陆地总面积1.8%。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国家是芬兰,有35000个之多。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2%。我国也是多湖泊国家之一,总面积在4万km2以上。如洞庭湖、鄱阳湖、青海湖、罗布泊等都是著名的大湖。 湖水的来源有雨水、地面流水、地下水、冰融水及古代海洋残留水等。 湖水的消耗主要通过蒸发和流泄(包括从地面流走和渗入地下)两种方式。 有的湖泊有出水口,通常称为泄湖,有的湖泊没有出水口,称为不泄湖。 一般在近海潮湿气候地区的湖泊,水源充沛,多为泄湖,而内陆干旱气候地区的湖泊,则水源较少,多为不泄湖。不泄湖的湖水通过蒸发而消耗,湖水浓缩,含盐量体往较高。每公斤湖水中含盐量超过0.3g的称为咸水湖。泄湖则一般都达不到这样的浓度,所以属于淡水湖。 湖泊按期盆的成因有下列几种: (1)构造湖。是由地壳运动造成的凹陷或断裂谷形成的。湖盆形状狭长,湖水深,且为石质湖底,如滇池、青海湖。 (2)火山湖。是由于火山活动造成的湖泊,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火山口形成的入口湖,如吉林省长白山的主峰白头山顶上的天池;另一种是由火山岩流堵塞河流而形成的堰塞湖,如黑龙江省的镜泊湖是火山熔岩堵塞牡丹江而成的堰塞湖,五大莲池是1720年熔岩堵塞纳谟尔河而成的五个湖泊。 (3)河成湖。由于河流的改道,旧河床中积水成为一列长形的湖泊,如黄河改道后形成了山东省的东平、独山、微山等湖泊。还有河流弯曲发展形成的牛轭湖,如长江中游的石首。 还有一种河成湖是当河水泛滥时,水积在泛滥的平原洼地中形成的,汉水、淮河下游一带的许多湖泊就是这种成因。特别是河流三角洲一带、地势平缓,排水不畅,河水容易改道或溢出,所以在河流的三角洲地区,湖泊极多。 (4)海成湖。也叫泻湖,是海湾地区因沉积物的堆积作用,使海湾与海隔离而成的。初期部分海水仍能流入湖中,随着沉积作用的发展,终于使之与海完全隔离,如杭州的西湖。 (5)冰成湖。由于冰川活动而造成的洼地、冰川退后积水即成为湖泊,芬兰和加拿大的许多湖泊都是冰成湖。西藏高原上星罗棋布的湖泊都与冰川活动有关,其个较大的有纳本湖和奇林湖,都是分布在高原上的山麓地带。 (6)风成湖。在干早地区,风将地面剥蚀成为洼地,如果有大的河流流入或风剥蚀地面到潜水面时,则形成风成湖,如罗布泊、呼伦贝尔湖等。干旱地区的风成湖由于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年降雨量分配不均,因而湖水水量变化很大,湖盆轮廓也经常移动,甚至干涸成为间歇湖。 实际上许多湖盆的成因不只是单一的原因,例如长江中游沙市、武汉一带的许多湖泊的成因,既是河成湖,也与这个地区在第三纪末以来的地壳下降有关。又如山东西部的微山湖和东平湖,一方面处于冲积平原与山麓的交接洼地,同时也是地壳构造断裂的部位。 此外,还有人为的活动,如修堤筑坝、拦成水库等,形成大大小小的人工湖。 从地质历史而言,湖泊的年龄是很短暂的、老的湖泊不断淤实而消失,新的湖泊又不断地发生和形成。湖泊消失的主要原因是流水、风和其他动力所携带的大量岩屑的沉积,以及植物的生长淤塞湖盆所致;也可以是因为河流的向源侵蚀切穿了湖盆、或是由于湖水蒸发变干,以及因为潜水面的降低而消灭。 二、湖泊的地质作用 在湖泊冲蚀之下,湖滨上开始出现湖蚀洞穴、湖蚀凹槽,随着湖浪冲蚀作用的继续,洞穴、凹槽扩大,湖蚀崖出现并扩大、后退,形成波切台、波筑台。这一过程在大湖滨看得很清楚,如在鄱阳湖滨多处可见。 湖浪冲蚀湖滨的产物,以及入湖的河流带来的物质,被退流、岸流、湖流、洪流带至湖滨外、湖湾、湖中心等地沉积。可见湖水的各种动力对湖盆的冲蚀作用及产物的搬运作用与海洋中相同,只是规模小些罢了。 (一)湖水的机械沉积作用 湖水机械沉积物的主要来源为入湖河流携带的物质,其次为湖浪冲蚀湖岸岩石的产物。此外,风和冰川也携带一些泥沙石块进入湖泊中。 不论是浊流、退流、还是岸流也好,在它们从浅水区流进深水区的过程中,由于静水的阻滞,流速降低,从而导致搬运物质的动力减小,发生沉积。 由于动力的减小是渐变的,因此机械沉积作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