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思想品德时政热点:专题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doc

2017年中考思想品德时政热点:专题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中考思想品德时政热点:专题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

热点专题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 2017中考热点扫描 热点材料 考点对接 1.民法总则通过①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民法总则贯彻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结继承我国民事法治经验,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全面系统地确定了我国民事活动的基本规定和一般性规则。    2. 打虎拍蝇猎狐 2016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依规依纪给予纪律重处分10.5万人;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33496件45168人,对令计划、苏荣等48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提起公诉。进一步加大对“小官大贪”、“蚁贪”等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案件查处力度②。 3.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2016年6月27日,中央深改组第2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意见》于9月以中办、国办名义印发。一年来,全国各级法院联合相关部门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工作体制机制,最大限度挤压“老赖”活动空间③。截至2017年3月,全国法院共限制615万人次购买机票、222万人购买动车、高铁票,联合惩戒已显成效。 4. 六部门发通告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为有效防范、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④,2016年9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六部门联合发布《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要求,电信企业(含移动转售企业,下同)要严格落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制度,确保到2016年10月底前全部电话实名率达到96%,年底前达到100%。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真实身份信息登记的,一律予以停机。 5.“乔丹”商标争议行政纠纷案宣判 2016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再审申请人迈克尔·杰弗里·乔丹与被申请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一审第三人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商标争议行政纠纷10件案件进行了公开宣判。 其中,在涉及“乔丹”商标的3件案件中,法院认定乔丹公司的3件“乔丹”商标应予撤销,并判令商标评审委员会重新作出裁定⑤;在其余7件案件中,法院依法认定再审申请人对拼音“QIAODAN”“qiaodan”不享有姓名权,驳回了再审申请人的再审请求。 ①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②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③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④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⑤法律依法维护姓名权。 2017热点命题角度预测 1.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 2.制定民法总则有什么意义? (1)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2)有利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3)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4)有利于健全市场秩序,保障交易安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3. 对令计划、苏荣等48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提起公诉说明了什么? (1)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法律具有强制性,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党和国家对惩治腐败有坚定的决心; (5)国家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 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非法侵害; (2)有利于打击侵犯犯罪行为,震慑犯罪分子; (3)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4)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平安社会; (5)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5. 怎样才能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现象?(变式设问:请你就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 (1)加快立法,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2)针对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加大执法力度;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水平; (4)建立健全职能部门的问责制度; (5)加强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尊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6.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我们中学生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