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0 卷 第3 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Vol.40, No.3
2011 年 3 月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March 2011
金属银增强荧光的最新研究进展
1,2 1 2 2 2
何 鑫 ,张 梅 ,冯晋阳 ,宋明霞 ,赵修建
(1. 五邑大学,广东 江门 529020)
(2. 武汉理工大学 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金属表面等离子体与吸附于其表面及周围荧光团的相互作用,扩展了金属表面和纳米粒子在生物检验及生物
技术中的应用范围,并促进新型超亮荧光探针的开发。本文介绍了金属增强荧光的机理及国内外金属银增强荧光研究
的进展,评论了影响荧光增强效率的因素,并指出金属增强荧光在发展过程中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金属增强荧光;辐射衰减工程;金属银纳米结构
中图法分类号:TG146.3+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85X(2011)03-0559-06
利用金属纳米粒子对电磁场的表面增强效应进行 寿命。因此,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的变化规律不一致,
分子荧光的改性研究是近年来国际研究热点之一,涉 与在自由空间条件下得出的结论恰好相反,这是荧光
[1-6] [25]
及光谱学、材料、生物、化学、医学等诸多领域 。 团在金属表面或颗粒存在时表现出的反常现象 。
20 世纪70 年代Drehage[7]就发现贵金属表面对附近荧 对金属增强荧光效应的全面研究不仅可使人们更
光团的荧光性能有重要影响,但此研究直到近 10 年才 深入地了解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性质,尤其
有比较系统的报道。1999 年,Lakowicz 小组[8-13]开始 可为发展新的生物医学光谱研究方法以及进一步提高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金属增强荧光(Metal 检测灵敏度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但国内在该领域的
Ehanced Fluorescence ,MEF)效应,并得到了一系列新 研究工作还刚刚起步,基于这一背景,本文系统地介
颖的结果。随着荧光测试技术的广泛应用,基于纳米 绍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评论了影响金属增
科技而发展起来的金属增强荧光这项光谱技术目前已 强荧光效果的诸多因素,并主要侧重于金属银增强荧
[14] [15]
在荧光自猝灭效应消除 、单分子检测 、荧光共振 光的介绍。
[16] [17]
能量转移免疫分析 、金属增强多光子激发 、金属
基增强荧光探针[18]、液相金属基增强荧光传感平台[19] 1 影响金属增强荧光效果的因素
[20]
和 DNA 杂化分析检测平台的开发 等多个领域得到 金属表面或颗粒与荧光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可
重要的应用。 分为以下 3 种情况:(1) 荧光团发生非辐射衰减,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