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 高考历史复习6-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向高考 高考历史复习6-2

第2课时 太平天国运动和新思想的萌发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1)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 (2)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带来新的灾难。 (3)直接原因:严重的自然灾害直接推动了农民的起义。 (4)主观原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做了充分的思想和组织准备。 2.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斗争 (1)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1851年秋,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3)1852年,永安突围,冯云山和萧朝贵先后牺牲。 (4)1853年春,定都天京,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 (5)颁布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①背景:1853年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走向强盛。 ②内容 土地分配: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的原则,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③目的:通过绝对平均主义,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④实质: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 ⑤结果和作用: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强烈愿望,推动了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但由于没有安定的环境,更因为其空想性,根本无法实施。 3.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1)北伐:为推翻清朝统治。 1853年,林凤祥、李开芳率兵北上,由于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以及敌人强大,最后失败。 北伐军深入到清朝统治中心地区,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西征、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2)西征:为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1853年,赖汉英率军西征,夺取安徽、湖北的重镇,进入湖南,与湘军交战失利;1855年,石达开指挥西征军在鄱阳湖湖口大败湘军,进入江西,迅速攻占大片土地。 (3)东征:1856年,秦日纲率军东征,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同石达开会师后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天朝田亩制度》的产生根源及其评价 (1)产生根源 ①社会根源:鸦片战争后人民身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广大人民无地、少地,负担沉重;②历史根源:古代“等贵贱,均贫富”思想,一直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奋斗目标;③阶级根源: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生产力,提不出新的思想,纲领只能反映其迫切的现实愿望,在小私有基础上追求平等、平均思想。 (2)评价 ①革命性:首先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的反封建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其次,它从各方面冲击了封建礼教纲常。②空想性:首先,平分土地在当时无法实现,只是小生产者的一种迫切愿望。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也无法调动其积极性。再次,社会关系上的人人平等,随着太平天国政权的逐步封建化和等级制度的建立,也成为泡影。③落后性:它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未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它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例1】 (2010·郑州一中10月月考)“争天下,打天下,穷爷们儿天不怕来地不怕。杀到天津卫,朝廷快让位;杀到杨柳青,皇帝吓得发了蒙……”这首歌谣应出现在太平天国的哪一次军事行动中 (  ) A.进军南京        B.北伐 C.攻破江北大营 D.西征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抓住关键信息“穷爷们儿”“杀到天津卫”“皇帝吓得发了蒙”等,可判断太平天国的这一军事行动是北伐,它深入到清政府统治的中心地区,对清政府的统治构成了巨大威胁。 【答案】 B 1.天京变乱(转折) (1)原因:定都天京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腐朽思想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经过:1856年秋,韦昌辉杀死杨秀清,继而被处死;由于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率领精锐部队出走。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为争夺权势而分裂。 (3)影响: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清军反扑,再次围困天京。 2.重建领导核心 洪秀全任用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担任军事指挥;洪秀全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 3.太平天国的防御战(1858~1862年) (1)破江北大营: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清军江北大营,解除了天京北面的威胁。 (2)三河镇大捷:陈玉成、李秀成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同时解了安庆之围。 (3)破江南大营:1860年,依洪仁玕计策,李秀成与陈玉成合力攻破江南大营。李秀成率军东征苏南,一直打到上海近郊。 (4)攻上海失利:在李秀成进攻上海的战役里,英法侵略军撕下“中立”伪装,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太平军损失很大,退回苏州。 (5)安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