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建设情况汇报-中国公路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专利 目前已获得批准的专利7项,处于公布期的专利7项,其他正在申报的专利12项。 2 专利、工法、规范和推广应用情况 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一览表 200720081029.2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移动式整体施工平台 14 200720080440.8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大吨位箱梁架设临时支座 13 200710050028.6 发明专利 移动式整体施工平台及施工方法和专用吊具 12 200610047521.8 发明专利 一种钢管桩牺牲阳极的固定方法 11 200610051879.8 发明专利 一种混凝土抗裂性能试验方法及其外方内圆试验装置 10 200610051880.0 发明专利 一种混凝土浆体流变性能的通用试验方法及其试验装置 9 200610049566.9 发明专利 熔结环氧粉末外防腐涂层钢管及涂敷工艺 8 2005100199938 发明专利 预应力混凝土梁采用低强初张措施控制梁体裂缝施工工艺 7 ZL200420010365.4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轨道轮箱(70m梁纵移) 6 ZL200620092901.9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固定钢管桩牺牲阳极用的卡箍 5 ZL200620104446.X 实用新型专利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测试用试件劈开夹具 4 ZL200620104490.0 实用新型专利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快速测定仪控制电路 3 ZL200310114798.4 发明专利 螺旋焊管焊制方法 2 ZL200320123168.9 实用新型专利 变壁厚螺旋焊管 1 专利号 专利申请号 专利类型 专利成果名称 序号 工法 目前已获得批准的部级工法9项,正在申报的国家级工法4项。 规范 研究成果纳入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表 讨论稿 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4 正式颁布实施 铁道部行业标准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3 正式颁布实施 交通部行业标准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2 正式颁布实施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1 实施情况 标准类型 标 准 名 称 序号 目前已有4部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和规范采纳了本桥的研究成果。 推广应用情况 (1)以“工厂化、大型化和机械化”为工程设计原则,已成为我国在建和待建的跨海大桥普遍采用的建设理念。继东海桥之后,金塘大桥、青岛海湾桥等跨海大桥非通航孔桥均采用了这种理念。 (2)海工耐久混凝土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使用获得成功,对我国桥梁耐久性设计和施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设计、生产技术,己在青岛海湾大桥、金塘大桥、福建平潭海峡大桥等跨海大桥中获得推广应用。 (3)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整孔预制、海上和陆上运输架设已形成成套技术,其中:大型箱梁整孔制造和防裂技术,己形成国家工法和专利,并已在我国公路和铁路大型箱梁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50m箱梁超千吨级运架成套技术和设备,在我国整体化程度要求高的铁路客运专线和待建的跨海大桥施工中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4)大直径超长钢管桩设计、制造、防腐和沉桩己形成成套技术,为我国跨海大桥基础设计、施工和开拓海外工程创造了条件。其技术和设备己用于舟山大陆连岛金塘大桥工程,即将用于汕头南澳跨海大桥工程。 结语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建设经历十年筹备和四年零四个月的工程建设,全体参建单位在省部技术专家组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坚持尊重科学、依靠专家的方针,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在科技创新、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及进度控制、建设管理等各方面取得了全面的丰收,大桥的建设必将为在建和后续跨海工程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谢 谢! 搏纳、自信 创新、奋进 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 吕忠达 2008年05月 建设面临的挑 战 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结语 汇报提纲 前 言 杭州湾跨海大桥从1993年开始筹建,前期工作历时十年,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建设,2007年6月26日全桥贯通,于2008年5月1日全线通车。 大桥建设条件极为复杂,工程规模宏大,施工环境非常恶劣,设计和施工均面临巨大的挑战。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按照“建设一流大桥,创造一流管理,培养一流人才”的总体要求,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和交通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大桥技术专家组的有力支撑下,经过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依靠技术创新,优质、安全、高效地提前工期8个月实现建成通车。 第一部分 大桥建设面临的挑 战 恶劣的建设条件 巨大的工程规模 “四无”的艰难困境 杭州湾地处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建桥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