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永遇乐专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永遇乐专用课件

①次序 宋江…次第渡过黄河北岸。——《水浒传》 山顶千门次第开。 ②排场,有气派 甚是次第。——《醒世恒言》 ③情形;景况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关于“谢” 1、向人认错道歉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2、用言辞委婉地推辞拒绝 谢媒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辞去官职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唐·王维《送张五归山》 4、告辞;告别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告诉,告诫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衰败,衰落 宿觉名未谢,残山今尚存。——宋·叶适《宿觉庵》 7、感谢 8、 (死亡的委婉说法);谢世 ② 表现手法: ③立意: 辛词只有世俗女子与“那人”的对比。 李词有今与昔的对比,也有我与人的对比; 辛词旨在表现不同流俗的理想追求,表达对奉行投降政策的南宋朝廷的不满,表达自己的政治操守和高洁人格。 李词旨在表达身世之悲和盛衰之慨。 * 李 清 照 自由朗诵并参照注解疏通大意.找出词中写了哪几个元宵?不同时期,作者是如何度过元宵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 今年元宵: 朋友相招,谢他酒朋诗侣;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中州盛日: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满腹辛酸 凄凄惶惶 多疑多虑 郁郁寡欢 自惭形秽 心灰意冷 欢欣雀跃 兴致勃勃 盛衰之慨 身世之悲 对比 李清照沉重感伤的情感,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1.人在何处? 有化不开的漂泊异乡的凄凉愁怀,还有丧夫之痛 2.春意知几许? 怀念旧都的哀思,晚景凄凉的心情 3.次第岂无风雨? 晚年生活动荡不安、祸福莫测的忧患。 1.“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是什么描写?请你简要分析句中“争”字的表达效果。 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动作描写。这几句话写的是词人追忆当年元宵节时,心情欢快,精心打扮的情形,一个“争”写出了当时女宾满座,莺歌燕舞,搔首弄姿,互相比美的热闹欢快场面。 3、词人既说“懒得”夜间出去,可是又“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你怎样理解这种心情? 词人一方面担心面对元宵胜景会触动今昔盛衰之慨,加深内心的痛苦; 另一方面却又怀恋着往昔的元宵盛况,想在观赏今夕的繁华中重温旧梦,给沉重的心灵一点慰藉。 表现了词人对现实浓浓的感伤和对未来命运深深的忧虑。 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永遇乐》开篇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这两句是否与全词的意境不一致,为什么? 词的上片,“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染柳烟浓,吹梅笛怨”“元宵佳节,融和天气”,写的都是乐景,但作者所要表达的却是哀伤的情感。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里就是用“以乐景写哀”的手法,来强化所要表达的哀情。 2.这首词运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今昔对比 现在的元宵和“中州盛日”的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对比。(贯穿全篇) 2、他人与“我”作对比,乐与悲作对比 “中州盛日”的元宵乐,今年的元宵悲。在今年的元宵中,别人欢乐,“我”伤悲。在对比中含有反衬,这就把身世之悲和盛衰之慨这一主题思想更鲜明地突现了出来。 对比手法 这是一首描写元宵灯节的词。但此词不是着意描写元宵节的繁华热闹欢乐,而是通过眼下的元宵和过去的元宵的不同情景的对比,来抒发深沉的盛衰之慨和身世之悲。 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关于“次第” 比较李清照的《永遇乐》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在内容、立意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不同之处: ①内容: 辛词只写了今年元宵的盛况,没有回顾过去的元宵; 李词没有直接写今年元宵的繁华热闹,而重点回忆昔日元宵的盛况。 相同之处: ①内容——以元宵灯节为描写对象 ②立意——不在表现节日的繁华热闹,渲染欢乐的气氛 ③手法——对比 *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