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苏省兴化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卷(历史)。参考资料 .doc

江苏省兴化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卷(历史)。参考资料 .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兴化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卷(历史)。参考资料

兴化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卷 高三历史 拟卷人:刘小俊 审核人:翟锦银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120分考试用时1分钟。 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班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考号必须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各题的相应位置上,不准用铅笔作答。 第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每题分,共0题60分) “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5.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 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 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6.“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 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她”指的 是 A.古中国   B.古希腊 C.古印度   D.古埃及 7.《》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A.B.C.D..晚清一位大臣经历了对外战争失败的惨重教训,因而主张购买洋炮、洋船,他认为“以通夷之银,量为防夷之用,从此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可是皇帝却斥责他“一片胡言”。该大臣经历的战争最早可能是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争? 18.下列幅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A.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B.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 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19.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三权分立 B.主权在民 C.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 .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因此,欧洲坛出现 A.浪漫主义 B.现主义C.主义 D.现代主义 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选择题(题分,题分,题分,题分,题分,共题60分) 材料一:“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 ——摘自《明史·舆服志》 材料二:“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俱用粱冠,赤罗衣,……凡亲祀郊庙、社稷,文武官分献陪祀,则服祭服。” ——摘自《明史·舆服志》 材料三:明代文武官员常服主要标识等差表 ——据赵连赏《明清官员的补服》 (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君和臣衣着存在两重性,即等级性与场合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2分) (2)从材料一二三,得出明朝的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的什么信息?(2分) (3)结合材料全面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明朝的君和臣,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不同的现象?(4分) 22.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