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6届质量检测试题专用课件
甘肃永昌县喇叭泉林场,位于石羊河一级支流西大河流域中段,是永昌县北部的主要生态防护屏障。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树木随着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而大量死亡。2003年起,林场在规划改造区域,实施外围乔木、灌木和内部枸杞、沙棘(白榆)配置(如图)的林带建设。完成1~3题。 1.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能源短缺,过度砍伐 B.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 C.西大河上游人口、经济规模扩大 D.植被新陈代谢,群落自然更替 2.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明显影响是 A.可开垦耕地面积增加 B.荒漠化范围缩小 C.区域土壤肥力增加 D.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 3.2003年起喇叭泉林场开始的林带建设,使得林场 ①防风效能明显,风速明显降低 ②虽没经济效益,但生态效益突出 ③农田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加 ④土壤熟化速度加快,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示意2000年黑龙江省流出人口构成。 4.2000年黑龙江省流出人口 A.迁入地选择广泛,全国分布比较均匀 B.迁移目的地选择主要受距离影响 C.以社会型迁移(拆迁、婚姻、投亲等)为主 D.男女性别比例略有失调,青年受高等教育机会低 5.黑龙江省流出人口结构的影响有 A.降低社会抚养比 B.劳动力短缺 C.恶化人口性别结构D.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下图示意澳大利亚附近区域天气形势,天气系统运行速度如图。读图,完成6~8题。 6.图示时刻,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北岛之间的气压差(单位:hpa)可能是 ( ) A.8 B.12 C.16 D.18 7.此时,①、②、③、④海域,渔船航行风浪危险性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一天之内,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大澳大利亚湾降温、阴雨 B.澳大利亚大陆寒冷干燥 C.珀斯雨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D.布里斯班吹拂偏北风 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大瓦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横断山东侧,海拔3 222米,为世界第二桌状山。大瓦山是地形倒置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 9.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大致形成过程是 ( ) A.沉积作用、板块挤压、褶皱断层、岩浆喷出、断块抬升 B.板块挤压、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周边岩层被侵蚀、搬运 C.板块挤压、褶皱断层、地壳下陷、沉积作用、地壳抬升 D.褶皱断层、岩浆喷出、断块下沉、外力沉积形成石灰岩 10.大瓦山形成过程中,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 A.依然是桌状山 B.起伏和缓的丘陵 C.沉积层深厚的盆地 D.峰林、峰丛广布 11.大瓦山山顶覆盖的自然带是 A.常绿阔叶林带 B.硬叶林带 C.针叶林带 D.冰川带 图示为江苏与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比统计图。 1.图示时期内江苏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低于全国,原因是江苏 A.育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小,生育率低 B.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人口流动量大 C.经济发达,社会福利水平高,生育意愿低 D.位于沿海,受基督教思想影响大,生育率低 2.进入21世纪以来,江苏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在3‰以下,如果长期维持这样的低自然增长率可能导致 A.学龄人口就学困难 B.工作年龄人口的就业压力加大 C.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D.社会抚养少年儿童的负担增大 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3~5题。 3.从农业生产来看,甲区域为 A.水稻产区 B.小麦产区 C.玉米产区 D.甘蔗产区 4.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是 A.雨雾天气较多,光热不足 B.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 C.无大江大河,灌溉水源不足 D.地形崎岖,耕地资源不足 5.乙国风力发电发展迅速,是著名的“风电王国”,该国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原因有 ①全年盛行西风,三面环海,风能丰富 ②高原面积广大,常年多大风 ③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缺乏 ④风力发电历史悠久,技术先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图中M、N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等;另一方面是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即鄱阳湖水流入长江。1957~2008年长江作用与鄱阳湖作用的频率分布图 6. 1957~2008年鄱阳湖作用频次较高的月份 A.3月 B.5月 C.7月 D.9月 读江苏省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兆焦耳/平方米·年)空间分布图 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