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泉文: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拓荒者(图)(成功人物传记,职业生涯规划指导).docVIP

廖泉文: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拓荒者(图)(成功人物传记,职业生涯规划指导).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廖泉文: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拓荒者(图)(成功人物传记,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廖泉文: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拓荒者(图) 【来源:海峡网-厦门日报】时间:2006年12月16日11:58 廖泉文,1946年出生,人力资源研究所创始人、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人力资源教学与实践研究会副理事长。她是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奠基人和拓荒者,专著《人力资源管理》三年来再版8次,仅上个月就再版2次,该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她是厦门特区许多大型国有企业的顾问和招聘总经理的主考官,瞬间慧眼识英才的本事在特区传为佳话;她自1998年以来曾连续6次应邀出席世界管理大会,并做主题报告,所创立的“廖氏七论”风靡海内外;她是厦门市“文明家庭”的主妇,是学生爱戴的老师,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师,有许多独到体会与见解。 在专家、博导、教授等称谓面前,她最喜欢的还是“廖老师”。 今天,廖泉文老师的学生和朋友将云集厦门,庆祝“廖泉文老师从教35周年和厦门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成立8周年”。昨天,廖老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关于人才开发   人生机遇:识马、跃马和驭马   记者:听说,您的不少理论就是从您自身的人生经历获得的,请您选取其中一个理论,结合自身经历,向读者介绍一下它如何诞生、如何应用,让我们既能了解您的经历,又学会把理论化为实践。   廖泉文:的确,我的不少理论都是从我自身的经历和经验获得的,比如“马论”。马论就是机遇理论,人生的机遇好比一匹飞奔而来的马,谁能认识这匹机遇之马,并骑上它,谁就会获得帮助,就能在人生的旅程中加快速度,跋山涉水,克服困难,从而获得成功。马论有三大要素:识马、跃马和驭马。   1978年恢复研究生考试,这匹马飞奔而来,对所有的人都是公平的。当时,我是三明一所中学的数学教研组长和年段长,但是,我一直认为人生的舞台不该止于此,而考研将是我的一次机遇,这就是识马。   1979年,我和我的家庭正遇到一些变故:一是1977年我的大儿子摔断双腿;二是我腹中的小儿子有流产先兆;三是我自己身患重病。后来,我举债为大儿子治好了腿,大儿子恢复得很好,小儿子也顺产了。我决定参加考研,我边复习,边工作。学校领导希望我留在学校继续服务,就劝说我放弃考研。他帮助我分析利弊,说:你万一考不上研究生,一个“落第生”将影响你在学生中的威信。领导说得有理,这就是我在分析“跃马”时提出的“跃马”必须有承受“落马”的勇气和决心。“马”可能会加快你前进的速度,但也可能你跃不上马,反遭马踩了一脚。因此,“跃马”需要勇气、信心和毅力。   跃上马之后,你还要懂得驭马,飞奔的马不好驾驭,何况路边还有不少意欲夺马的人群,被骑的马可能因为你的上马而狂怒,马只对善驭的人驯服,而对不善驭的人则很不礼貌,总要想法子让你下马,此时,你必须具备驭马的决心和本领,你原先也许不会驭马,但你要迅速地学会驭马,你还必须审时度势,必要时换匹马,以保证不被马摔下来。取得硕士学位后,我和先生都留在厦大,我研究生期间读的是数学,研究生毕业后,我进入“经济学院会企系”任教,当时我教的是边缘学科“管理系统工程”。1984年起我开始对人才学和未来学萌发浓厚兴趣,当时人力资源管理尚处于拓荒阶段,还有许多争议之处,但我还是决定投身于人力资源管理,20年来我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终于坚持着走到了今天。   对人才应是以“开发”为手段   记者:中国第一部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著作就是由您完成的,听说,当时出版社还不敢用您的书名《人力资源管理》,而要把它改为《人事管理》,可您拒绝更改,“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两者的本质区别很大吗?   廖泉文:那是15年前,也就是1991年,当时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尚处于拓荒阶段,我的第一部人力资源管理专著《人力资源管理》将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但出版社领导要求把书名更改为《人事管理》,因为全国还没有哪部书是这么叫的。由于我真切体会到这二者有本质的不同,所以我希望出版社能尊重我的意见,保持《人力资源管理》的书名。几个月后出版社同意了我的书名。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有着许多区别,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硬管理,后者是软管理;前者是以管人为目的,后者是以开发人为目的,是对人的尊重和对人潜能的开发。在中国大地上,曾经有过这样的现实:沉没了一条船,会引起人们的惋惜、惊叹,但埋没了一个极出色的造船人才,人们可以熟视无睹;烧坏一个厂房,人们会认真地追究责任,但摧毁了一批人才,却无人能置一词,更无责任可言。因此,早在这部专著出版之前的1985年,我就不断呼吁:当前世界上存在一条看不见的战线,就是人才争夺战。要想留人留心,单靠法规还不够,还应该有一整套举荐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服务人才的科学方法和研究机构。如果我们做到了对人才思之、爱之、惜之、用之、信之,则人才必然对祖国、对所在的单位恋之、爱之、服务之、建设之、强盛之。这些观点,我想,到今天都是

文档评论(0)

phl8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建筑从业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2日上传了建筑从业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