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路桥梁检测评价与加固技术现状与发展
我国公路桥梁检测评价与加固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张劲泉
1 引言
公路交通是人类社会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桥梁作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咽喉工程,在公路运输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使用荷载和环境因素等的作用,桥梁使用性能衰退、结构安全与耐久性降低,桥适应,甚至出现桥毁人亡事故。桁架拱桥架拱辽河改革开放后,全国危桥基本 表 永久性桥梁总数 危桥 危桥 座数 延米 延米 按延米 1999年 230778 8005661 4451 160491 1.93 2.00 2000年 240630 8655112 5176 186632 2.15 2.16 2001年 28411710131 357909 3.57 3.36 2002年 29939710804 391043 3.61 3.37 2003年 31077310443 378439 3.36 3.04 2004 32162613303 468888 4.14 3.51 2005年 33661814659 537384 4.35 3.64 2006年 53362063094 1778174 11.82 8.72 2007年 57001698623 3068704 17.30 13.23
总的看来,我国公路桥梁的总体技术状况不容乐观。我国虽已成为世界桥梁大国,但在桥梁的养护管理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和亟待解决的技术和管理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些问题会不断的暴露和显现出来,并成为制约公路交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也将成为我国走向世界桥梁强国过程中必须突破的一个关键环节。
3 近年来的主要进展
为解决我国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我国交通主管部门围绕桥梁养护的各个环节,持续立体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技术成果,形成了较完善的技术体系,提高了行业技术水平,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尤其是“十五”以来,依托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部省联合攻关项目和部交通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等科研项目平台,交通运输部针对制约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瓶颈性技术问题,把握行业热点问题和国际前沿,从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推广等方面设立百余项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技术成果与突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桥梁养护检查、技术状况评价与养护管理技术
“七五”“、八五”和“九五”期间,通过“公路桥梁使用功能评价方法”、“公路桥梁管理信息系统”和“公路桥梁周期费用分析与状况预测模型研究”等一系列部重点项目和国家推广项目“公路桥梁管理系统推广”的实施,构建了我国公路桥梁技术状况和使用功能评价方法与标准体系。
在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方面,其主要成果是:构建了通过对桥梁各部件技术状况的综合评定,确定桥梁的技术状况等级的评定方法。本方法的核心内容将桥梁各组成部件作为“串联”系统,依据缺损程度、缺损对使用功能的影响程度、缺陷发展变化状况进行量化评分,采用标度法并叠加发展趋势修正的方法,对桥梁各部件进行技术状况评定(详见表3-1),并在专家调查评估、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估的基础上,依据桥梁各部件重要程度采用权重理论,对桥梁的技术状况做出综合评定。
桥梁技术状况综合模型:
、 、、 (3-2)
式中:为桥梁使用功能评定值,以0~100表示,数值越小,功能缺损越大,维修或改善需求越大;、、为结构缺损状况,载重标准不足和桥面收缩功能相应的权重;、、为上述三项功能的缺损值,采用0~5整数权度评分,值越大缺损越小;、、分别为与公路类别、交通量、绕行距离因素相关的重要性系数。
上述成果形成了我国《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96)、《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和《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报批稿)的核心技术依据,依据成果开发了桥梁养护管理综合系统(CBMS),并通过国家推广项目进行了推广应用,在31个省市建立了桥梁养护管理系统,入库桥梁达23万余座。这些技术成果的形成和推广应用,大大提升了我国公路桥梁日常养护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形成了桥梁养护的基础理论体系和应用技术平台。
近10多年以来,我国特大桥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大型桥梁所具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养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大桥养护管理技术应运而生,交通部也专门立体开展了梁桥安全预警技术和监测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虎门大桥、杭州湾大桥、苏通大桥等均结合自身特点,量身定制了各自的养护管理系统、健康检测系统和养护管理手册等技术文件。另外,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区域公路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