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邳州岔河镇良壁村蓝印花布调研与保护思考
《江苏邳州岔河镇良壁村蓝印花布》【内容摘要】江苏徐州邳州市曾是蓝印花布的重点产地,近年来,经过邳州岔河镇良壁村王如坤的恢复,得以重放光彩。王如坤的手工蓝印花布艺术风格大气率真、纹样种类丰富、制作工艺“绿色”自然,对研究当地民俗文化和丰富蓝印花布品种有着积极的意义,社会各界应为其提供一个稳定良好的“文化空间”,使这门古老的技艺得到良性的传承和延续。【关 键 词】邳州 蓝印花布 手工 保护 传承 ?蓝印花布是中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源于秦汉,盛于宋代,中国历史上称“药斑布”,属“草木染色”(又称“植物染色”);在日本称“蓝染、草木染”;在欧美称“Indigo Print”、“Japan Blue”或“China Blue”。蓝印花布以持久耐用、朴素大方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形成各异的特色,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的重要容,曾为广大百姓的经济生活作出过巨大贡献。江苏徐州邳州县曾经是蓝印花布的重点产地,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当地蓝印花布的生产逐渐衰落。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增强,邳州蓝印花布的生产开始复苏,其中,以岔河镇良壁村村民王如坤的手工蓝印花布制作最具代表性,已开始受到各界的重视。一、邳州蓝印花布生产的历史背景简述?邳州地理条件优越,大运河纵贯邳州境内,水陆交通便利,历史上就是印染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据当地资料记载,邳州蓝印花布的历史,始于唐末宋初,成熟于元明,兴盛于清代和民国,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融合了江淮和齐鲁特点,创造出具有邳州地方特色的蓝印花布,图案质朴清亮,对比强烈,色泽柔和,内容喜庆吉祥,与江南蓝印花布色轻,以月白、浅蓝、天蓝为主区别明显。蓝印花布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材料选择、制作工艺、色泽把握及纹样设计之上。上世纪30年代以前,邳州印染业非常兴盛,染坊遍布村镇。据史料记载,康熙末年,邳州有染坊70多家,至民国中期增至140多家,仅良壁一地就有染坊10余家。“邳州无二行,除了铁匠是染坊”,蓝印花布是那个时期邳州人主要的手工艺和经济来源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及机械印花布的批量生产,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审美观念发生变化,使传统手工蓝印花布的市场逐步萎缩,同时又因传统手工蓝印花布印染材料成本高,效率低,生产流程长,造成经济效益偏低的局面,很多蓝印花布匠人被迫放弃传统技艺而改行,使这一传统的手工技艺面临失传境地。作为一种曾经是运河流域重要的工艺美术形式,在当今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大潮之下,对此项民间瑰宝进行深入的发掘和保护已迫在眉睫。邳州岔河镇良壁村村民王如坤是目前邳州唯一一位手工印染蓝印花布的传承人。出于对蓝印花布的热爱,王如坤利用自己年轻时所学的祖传技艺,不仅恢复了在当地已绝迹40余年的民间大染坊,传承了凿刻花版和印染工艺,还努力致力于对蓝印花布工艺技术的研究,在祖传家藏的明清至民国时期的百余片蓝印花布版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具有当今文化特色的新版,拓宽了蓝印花布的应用范围,使当地这门古老的手工艺焕发出新的生机。2008年,邳州蓝印花布被徐州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申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使蓝印花布的生存空间有望得到改良。
二、邳州岔河镇良壁村王如坤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流程 传统的蓝印花布制作是将桐油纸镂刻成的花版覆盖在织物上,刮上一层用黄豆、石灰粉制成的防染浆料,将图案漏印在织物上,晾干后放入植物蓝草靛缸,进行反复浸染后再晾干,刮去防染浆,显露出蓝底白花的图案,最终完成。它是在传统夹缬和镂空刻版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邳州蓝印花布的染制与上述过程基本相似。王如坤是当地蓝印花布的第五代传人,从2004年开始,王如坤利用自家祖传和收藏的150余片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印花版,运用自己多年前所学,开始了手工蓝印花布印染的恢复工作。其在传统的基础上,注入了新的时尚元素,又设计凿刻出150余种贴近现代人审美口味的印花版图案,拓宽了蓝印花布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蓝印花布的纹样和文化内涵。(一)染料王如坤的蓝印花布版的材质也为传统的牛皮纸,防染粉为豆粉、石灰粉再混合其他材料而成。工具有各式凿刀和拍打具。染料主要为兰草、蓼蓝草、板蓝根等,板蓝根染料多为成品,由市场购得;蓼蓝草则多为自己种植或采集。早年蓝印花布兴盛的时候,仅良壁村就有染坊十余家,因此当地有种蓼蓝草的传统。蓼蓝草是一种易于生长,价格低廉的植物,主要产于江苏,其他如山蓝、木蓝、菘蓝在我国其他地方都有生长。荀子的“青,取之于蓝,更甚于蓝”,就是对“蓝草”由黄变绿、由绿变蓝再变青过程的慨叹。蓼蓝春天下种,然后移栽,秋天霜降前收割后,放在打靛的池或缸中,盛入水,沤制24小时左右。若天气凉,沤制的时间适当延长。等蓼蓝粗渣沉入水后,将蓼兰草取出,洒石灰,形成沉淀的靛蓝,再将清水过滤,剩余的蓝就成糊状或胶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运动生物力学》绪论.ppt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起始课课件.pptx VIP
- 腹部与骨盆X线摄影技术.pptx VIP
- 绿色环保节能材料.pptx VIP
- 创业基础(暨南)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答案(期末考试题目从章节测验中选出,题目没对上,可以在章节测验中查找).docx VIP
- 做自己的光,不需要太亮(带歌词完整版善宇) 高清钢琴谱五线谱 .pdf VIP
-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件——第七章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pptx VIP
- 依托咪酯它究竟为何物-禁毒宣传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2025年化学卤水题目及答案.doc
- 《智能安防技术应用》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