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高中数学 第一章 解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1.1 正弦定理(二)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5.docVIP

2017-2018学年度高中数学 第一章 解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1.1 正弦定理(二)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5.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度高中数学 第一章 解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1.1 正弦定理(二)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5

1.1.1 正弦定理(二) 学习目标 1.熟记并能应用正弦定理的有关变形公式解决三角形中的问题.2.能根据条件,判断三角形解的个数.3.能利用正弦定理、三角变换解决较为复杂的三角形问题. 知识点一 正弦定理的常见变形 1.sin A∶sin B∶sin C=a∶b∶c; 2.====2R; 3.a=2Rsin_A,b=2Rsin_B,c=2Rsin_C; 4.sin A=,sin B=,sin C=. 知识点二 判断三角形解的个数 思考1 在△ABC中,a=9,b=10,A=60°,判断三角形解的个数. 答案 sin B=sin A=×=, 而1,所以当B为锐角时, 满足sin B=的角有60°B90°, 故对应的钝角B有90°B120°, 也满足A+B180°,故三角形有两解. 梳理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三角形解的个数并不一定唯一. 例如在△ABC中,已知a,b及A的值.由正弦定理=,可求得sin B=.在由sin B求B时,如果ab,则有AB,所以B为锐角,此时B的值唯一;如果ab,则有AB,所以B为锐角或钝角,此时B的值有两个. 思考2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为什么不必考虑解的个数? 答案 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确定时,三角形的六个元素即可完全确定,故不必考虑解的个数的问题. 梳理 解三角形4个基本类型: (1)已知三边;(2)已知两边及其夹角;(3)已知两边及其一边对角;(4)已知一边两角. 其中只有类型(3)解的个数不确定. 知识点三 正弦定理在解决较为复杂的三角形问题中的作用 思考1 在△ABC中,已知acos B=bcos A.你能把其中的边a,b化为用角表示吗(打算怎么用上述条件)? 答案 可借助正弦定理把边化成角:2Rsin Acos B=2Rsin Bcos A,移项后就是一个三角恒等变换公式sin Acos B-cos Asin B=0. 梳理 一个公式就是一座桥梁,可以连接等号两端.正弦定理的本质就是给出了三角形的边与对角的正弦之间的联系.所以正弦定理主要功能就是把边化为对角的正弦或者反过来.简称边角互化. 思考2 什么时候适合用正弦定理进行边角互化? 答案  尽管正弦定理给出了三角形的边与对角的正弦之间的联系,但毕竟不是边等于对角正弦,这里还涉及到外接圆半径.故使用时要么能消掉外接圆半径(如思考1),要么已知外接圆半径. 类型一 判断三角形解的个数 例1 在△ABC中,已知a=20 cm,b=28 cm,A=40°,解三角形.(角度精确到1°,边长精确到1 cm) 解 根据正弦定理,sin B==≈0.899 9. 因为0°B180°,且ba,BA, (1)当B≈64°时, C=180°-(A+B)≈180°-(40°+64°)=76°, c==≈30(cm). (2)当B≈116°时, C=180°-(A+B)≈180°-(40°+116°)=24°, c==≈13(cm). 综上,B≈64°,C≈76°,c≈30 cm或B≈116°, C≈24°,c≈13 cm. 引申探究 例1中b=28 cm,A=40°不变,当边a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ABC有两解(范围中保留sin 40°)? 解 如图,∠A=40°,CD⊥AD. AC=28 cm, 以C为圆心,a为半径画圆弧, 当CD<a<AC, 即bsin A<a<b, 28sin 40°<a<28时, △ABC有两解(△AB1C,△AB2C均满足题设). 反思与感悟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首先求出另一边的对角的正弦值,根据该正弦值求角时,要根据已知两边的大小情况来确定该角有一个值还是两个值.或者根据该正弦值(不等于1时)在0°~180°范围内求角,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只要不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矛盾,就是所求. 跟踪训练1 已知一三角形中a=2,b=6,A=30°,判断三角形是否有解,若有解,解该三角形. 解 a=2,b=6,ab,A=30°90°. 又因为bsin A=6sin 30°=3,bsin A<a<b, 所以本题有解,且有两解,由正弦定理,得 sin B===, 因为ba,BA,B∈(0°,180°), 所以B=60°或120°. 当B=60°时,C=90°,c==4; 当B=120°时,C=30°,c=a=2. 所以B=60°,C=90°,c=4 或B=120°,C=30°,c=2. 类型二 利用正弦定理求最值或取值范围 例2 在锐角△ABC中,角A,B,C分别对应边a,b,c,a=2bsin A,求cos A+sin C的取值范围. 解 ∵a=2bsin A, ∴由正弦定理,得sin A=2sin Bsin A, 又∵A∈(0,),sin A≠0,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