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周测试题(4.1,无答案).docVIP

内蒙古赤峰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周测试题(4.1,无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赤峰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周测试题(4.1,无答案)

内蒙古赤峰市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周测试题(4.1,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选项是某班同学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时所引内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战国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制 B.汉朝乡村大量出现“草市” C.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技术 D.宋代的“市”突破时空限制 2.中国古代有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它们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状况中,出现最早的是 A.“岁入巨万,财力雄厚,其中尤以徽商势力最大……徽商中不少家资万贯,富比王侯。两淮盐商有挟资千万者,最少亦一二百万” B.“辕有越,加箭,可驰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C.“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 D.“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3.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 4.下列图片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 ①牛耕 ②花楼机 ③翻车 ④水排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读下图,从中我们可直接得到的信息包括 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①农业税相对稳定 ②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6.桓公曰:“处士、农、工、商若何?”管子对曰:“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这反映了当时 ①社会分工更加细致 ②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 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④政府强调规范社会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右图为春秋时期铸造的牛尊许多历史学家以它来证明春秋时期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在观察此器时必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 A.牛尊的制作材料上牛尊的腿上 牛尊的鼻子上牛尊的背部 《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清初《扬州竹枝词》中写道“乡音歙语兼秦语不问人名但问旗。半是新城半旧城旧城寥落少人行。移来埂子中间住北贾南商近识名。”材料中反映的经济现象有  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农村集市出现 10.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涤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诗中描写了唐朝时我国农村的生活景象 B.描写了农村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景况 C.描写了村民封闭保留、老死山林的自然心态 D.描写了村民幸福美满,其乐融融,无忧无虑的原始公有制生活 11.“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奖励农耕 D.商鞅变法 12.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根据材料一完成下列表格。分 研究主题 结论 证据 理由 材料涉及的时代最晚可能是什么时期 材料一所涉及的史料 材料一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 个… … 各关税吏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 … 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