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VIP

广西桂林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桂林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2016-2017学年度15级高二下学期段考试卷 历史(文科) 注意事项: ①本试卷共4页,答题卡2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②正式开考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黑色水性笔填写清楚并张贴条形码; ③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直接在试卷上做答不得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A. 宗法原则下的分封制 B. 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 C. 具有严格等级的世袭制 D. 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王权制 【答案】D 【解析】:材料中“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说明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政体既不是古希腊民主政体也不是君主专制政体,而是君主权力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特殊君主政体形式,这种形式还保留着一定部落联盟的色彩,所以选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分封制和世袭制,因此可排除AC两项;B项说法与材料意思相冲突,可以排除B项。 2. 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苛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 A.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B.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C.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答案】D 【解析】:材料是庄子的言论,意思大致可理解为:山上的树木皆因材质可用而自身招致砍伐,油脂燃起烛火皆因可以燃烧照明而自取熔煎。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就是说人们通常都看到了有用的东西,但这些所谓有用的东西最后都沦为被宰割被使用的下场,真正“无用”的东西反而乐得清闲、逍遥自得。这体现了辨证思想。A是荀子的性恶论;B是董仲舒论述君臣关系的言论;C王阳明的心学思想;D是老子的言论,意思大致是:如果执持并在此基础上追求进一步的盈满,在效果上那就不如自然不求。如果持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聚集,这样的行为就不可能长保。也体现了辨证思想。所以选D。 3.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这首诗几百年来,到处在传诵,被后人比作为与孔子在川之叹和孟子的倚栏之观相媲美。诗人以借景抒怀、借物言志的手法,说明读书要追根溯源,找到知识的源泉,才能融会贯通。据材料,作者意在强调 A. 人性本善 B. 格物致知 C. 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 D. 知先行后 【答案】B 【解析】:这是朱熹的一首诗,说明了读书要追根溯源,找到知识的源泉,才能融会贯通。这体现了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论,所以选B。 4. 陆游《老学庵笔记》写道:“吏勋封考,笔头不倒;户度金仓,日夜穷忙;礼祠主膳,不识判砚;兵职驾库,典了祓裤;刑都比门,总是冤魂;工屯虞水,白日见鬼”。这主要反映了 A. 六部官员工作繁忙,勤劳思政 B. 六部人浮于事,敷衍塞责 C. 六部权力及利益分配很不平衡 D. 冗官问题严重,吏治腐败 【答案】C ..................... 5. 看人认为“China”是昌南镇的音译,也有人认为是“秦”的音译,但也有学者认为,“China”来源于“China”,(支那)一词的语音,出自荆楚,其人文含义凸显了水田稻作农业。该观点强调“China”一词来源于古代中国的 A. 经济结构 B. 文化类型 C. 社会形态 D. 历史传统 【答案】B 【解析】:材料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来探索“China”的来源,凸显了人文含义,所以选B项。经济结构 、社会形态、历史传统的概念在材料中均无体现,可以直接排除。 6. 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材料表明在明代 A. 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 C. 江南地区存在雇佣关系 D. 封建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日佣为钱二百缗”可以判断此题选C。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近代,与材料内容不符,可以排除A;B项与材料的意思明显冲突,可以排除B项;在明代,封建政府并没有放弃抑商政策,可以排除D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