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必修5检测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基础
PAGE
人教版必修5第四单元检测(一)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基础知识(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劲敌 靓妆 痉挛 不胫而走 曲径通幽
B.和面 迷惑 霍乱 豁然开朗 祸起萧墙
C.峭拔 讥诮 撬动 翘首以待 七窍生烟
D.孝悌 涕泣 剔除 醍醐灌顶 风流倜傥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无与伦比的建筑体系。
B.南昌一生产酱油的厂家在酱油中添加了人工色素和黏稠剂,却大做广告“ 保证不添加人工色素”,这简直是掩耳盗铃。
C.对应和序列,这两大原理已经深深渗透进全部数学———不只是数学,实际是精密思想的全部领域———之中,交错地编织在我们数系的锦衣玉食之上。
D.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乃至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 词汇”和“ 文法”来处理它们的。
B.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
C.本品主要有效成分为茶多酚具有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及抗凝血功能的一种自由基清除剂。
D.这个结论即使很有依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相当完善的构造、相互适应,因而难以令人满意。
4.下列句子的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 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
②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③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
④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 词汇”和“ 文法”来处理它们的。
⑤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
⑥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
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④⑥①③⑤
C.③④①②⑤⑥ D.②①③⑤⑥④
二、课内阅读(24分,每小题3分)
(一)
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方式。……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 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 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 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 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中国建筑的特征》
5.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什么?请用一个单句表述出来。
6.“中国建筑的‘词汇’”,其中的“词汇”是什么意思?
7. 在行文过程中谈“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 大文章”“ 小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起了什么作用?
(二)
不管怎么说,这些东西还是存在。野地里一只独行的蚂蚁,不能设想它头脑里想着很多。当然,就那么几个神经元,让几根纤维串在一块儿,想来连有什么头脑也谈不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某县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表态发言.docx VIP
- 体格检查【呼吸内科】--PPT课件.ppt VIP
- 3.2 营造清朗空间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活动课 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的演进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VIP
- 2024高考英语天津卷历年作文范文衡水体临摹字帖(描红无参考线).pdf VIP
- 水工建筑物止水带技术规范DLT52152023年.docx
- Tableau数据可视化基础.pptx VIP
- 2025年职业技能邮件快件安检员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docx VIP
- 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技术考核试卷.docx VIP
- 呼吸科病史采集.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