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染病疫情报告培训
报告范围与标准 18、流感: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19、流行性腮腺炎: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20、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20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1例及以上。 21、猩红热: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 报告范围与标准 22、手足口病: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23、水痘: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24、输血性乙肝、丙肝、HIV: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发生3例及以上输血性乙肝、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HIV感染。 25、新发或再发传染病:发现本县(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县近5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灭的传染病。 26、不明原因肺炎: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报告范围与标准 (二)食物中毒: 1、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 2、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 3、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朝间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 报告范围与标准 (三)职业中毒: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人及以上或者死亡l人及以上的。 (四)其他中毒:出现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以外的急性中毒病例3例及以上的事件。 (五)环境因素事件:发生环境因素改变所致的急性病例3例及以上。 (六)意外辐射照射事件:出现意外辐射照射人员1例及以上。 (七)传染病菌、毒种丢失:发生鼠疫、炭疽、非典、艾滋病、霍乱、脊灰等菌毒种丢失事件。 报告范围与标准 (八)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 1、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一个预防接种单位一次预防接种活动中出现群体性疑似异常反应;或发生死亡。 2、群体预防性服药反应:一个预防服药点一次预防服药活动中出现不良反应(或心因性反应)10例及以上;或死亡1例及以上。 (九)医源性感染事件:医源性、实验室和医院感染暴发。 (十)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2周内,一个医疗机构或同一自然 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有相同临床症状的不明 原因疾病3例及以上。 (十一)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 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 2008年5月2日起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 2009年4月30日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乙类传染病。2013年11月1日调整为丙类,纳入流感管理。 2013年11月1日将人感染H7N9流感纳入乙类传染病。 * 报告要求 6)工作单位:幼托儿童、学生、干部、工人、民工、教师、医务人员的工作单位必填,其中学生及幼托儿童须详细填写发病时所在的学校(托幼机构)及班级名称。 7)联系电话:填写可与患者保持联系的电话号码,以便追踪、核实和随访。 报告要求 8)病人属于:用于标识患者常住地址(居住时间≥6月)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置,在相应的类别前划“√”。 Ⅰ 本县区:指病人为本地(县、区)常住居民。 Ⅱ 本市其它县区:指病人为本市其他县(区)的常住居民。 Ⅲ 本省其它地市:指病人为本省其他地(市)的常住居民。 Ⅳ 其它省:指病人为其他省的常住居民。 Ⅴ 港澳台:指病人为港澳台居民。. Ⅵ 外籍:指病人为外籍居民。 报告要求 9)现住地址:指病例发病时实际居住的地址,可以是家庭地址,也可以是寄宿地址或宾馆、旅店。应详细填写到村民组(门牌号)。病例如有一处以上住址时,应填写患病期间能随访到的住址。 某学生,身份证户籍地为嘉兴桐乡凤鸣街道,目前在杭州滨江浦沿街道省中医药上学,五一期间去舟山普陀普陀山镇旅游,回来后发生感染性腹泻,于杭州上城区小营街道浙二医院就诊,则该病例报告的现住址应为( ) A、嘉兴桐乡凤鸣街道某小区 B、杭州滨江浦沿街道省中医药大学 C、舟山普陀普陀山镇 D、杭州上城区小营街道浙二医院 报告要求 10)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划“√”。选择职业的目的是为了在卡片汇总时发现传染病可能的高发职业,以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