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回应2016:极冷冬季训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寒冷回应2016:极冷冬季训练   挪威自2006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届寒冷回应系列演练,并在演练中邀请北约各国及其他盟国的武装部队共同参与。挪威地处北欧寒冷地区,顾名思义,“寒冷回应”正是在极寒冷地区举行的极地演练。2016年举办的寒冷回应演练是其第6届,共有来自13个国家的大约15000名士兵参与演练。本次演练的地面行动阶段主要在挪威中北部的特伦德拉戈地区举办,演练的主题为高强度战斗行动,共分为5个阶段展开,本文以扮演敌军的红军部队为主角展示本次演练,并探视瑞典陆军的编制情况――   演?中的红军主要战斗力量   在本次演练中,扮演敌军的红军部队的地面部队是一支旅级规模的队伍,其由大约3000名来自多个国家的士兵组成,士兵主要来自加拿大、丹麦、芬兰、挪威、波兰、美国和瑞典等国。演练中,该红军旅被命名为第3旅,其总部的骨干力量由瑞典陆军的北博滕团(即I19部队)组成,并由其他多个国家的军官进行增援,北博滕团的指挥官被任命为第3旅旅长。   总体而言,第3旅的战斗力量由3个营组成,其中:第1营由北博滕团下辖的第191机械化营担当,该营是一个机械化步兵营,共有550名成员,在本次演练中全部550名成员均加入到第1营;第2营大约有570名士兵,由北欧多国部队组成,其主要力量为芬兰快速部署部队――波里旅的成员,其他成员还包括一个挪威机械化步兵连和一个瑞典机械化步兵连,其中瑞典的机械化步兵连是由斯卡拉堡团(P4部队)组成;第3营共有大约500人,由北美国家士兵组成,其中包含加拿大和美国两国的士兵,主要力量是加拿大第3皇家团,除此之外,还包括美国陆军的一个坦克连――第7步兵团第2联合武装营C连,美国陆军的一个空降反装甲连――第503步兵团第2营D连。除上述主要战斗力量之外,第3旅还包含一个大约1000人的部队。   行动期间,第3旅中负责执行侦察任务的是来自瑞典第193耶格营下属的一个突击连,以及瑞典来福骑兵团(K3部队)下辖的一个侦察连。间接火力支援由瑞典炮兵团(A9团)下辖的第91炮兵营提供,而战斗工兵支援则由挪威第21工兵团下辖的第212工兵连提供。除此之外,为第3旅提供行动支援的部队还包括:瑞典空防团(LV6部队)下辖的第62空防营旗下的1个中队、1支直升机部队、1个医疗团队,以及由瑞典和挪威人员组成的联合后勤支援部队。   行动中,第3旅采用的主要战斗装备包括:8辆瑞典Atridsvagn 122型主战坦克、4辆豹式2A4NO主战坦克、14辆M1a2 SEP主战坦克、36辆CV9040A装甲步兵战斗车和CV9030N装甲步兵战斗车、16辆Kutria轮式装甲人员运输车、2辆XA-361-AMOS自行迫击炮、4辆弓箭155mm FH 77 BW L52轮式自行榴弹炮和2辆自行反坦克炮等。   行动作战展示   对于参加本次寒冷回应2016演练的部队来说,整个战斗演练阶段的安排十分紧凑饱满,参与的士兵纷纷表示,演练中的战斗场面十分紧张,士兵们几乎随时都在参与战斗,没有停歇的间隙,战斗过程十分艰苦,对队员的意志起到了极大的磨练作用。并且本次演练在行动中具有极大的自由度,无论是蓝军部队还是红军部队的各个级别指挥官,在演练进程中需要作出战斗决定时,都被给予了最大程度的决定自主权。   本次演练的战斗阶段开始于某日清晨,蓝军部队驾驶两辆主战坦克,意图将已经占领高地地区、对蓝军造成威胁的红军部队驱赶到对蓝军相对安全的地区。行动中,蓝军部队兵分两路,一路部队大约有两个营的兵力,沿着17号国道向邦松和纳姆索斯地区推进。与此同时,同样由两个营组成的另一路部队则前进到斯瓦萨瓦特耐特河东岸,向着斯瓦萨和格龙地区推进。   另一方面,红军部队在阻滞敌方部队行进方面十分有经验。预测到蓝军部队会有所行动,红军部队早已在蓝军部队的前进道路上布置了雷区,并摧毁了作为必经之路的多座桥梁。在向前推进的过程中,蓝军部队首先遭遇到的是红军部队布置的雷区,蓝军部队出动扫雷车在雷区开辟出一条安全通道后,继续前进,在前方遭遇多个被摧毁的桥梁,立即派遣出随队的工兵部队修补桥梁,直至与红军部队正面交锋。双方部队在经过将近一天的激烈对抗后,终于在第二天清晨,蓝军部队的正面攻击得到了其两栖登陆部队的作战支援:蓝军的两栖登陆部队在红军部队后方的纳姆索斯地区进行了两次登陆行动,成功分散了红军部队的火力。在接近中午时分,蓝军两栖登陆部队再次发挥威力,对纳姆索斯地区南部具有重要战略位置的桥梁进行了一次直升机空降突击。   第三天,蓝军的正面攻击部队抽调出一个营的兵力,与其两栖登陆部队的部分兵力一起发动猛攻并最终成功占领斯瓦萨地区。之后,蓝军部队沿E6高速公路继续向前推进,一直到格龙地区。到第四天中午,蓝军部队已经成功在纳姆森河南岸打开一条通路,并成功达成其预定目标。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