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阳志平.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家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阳志平

2007 心理学家的道德准 则和行为规范 美国心理学会制定的《心理学家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由绪论、前言、 五大准则(A-E)和特殊道德标准则这四个部分组成。虽然极少数条款与措 辞适用于美国文化背景。但是,从整体而言,《心理学家的道德准则和行 为规范》为全世界的心理学工作者供了一整套可以操作化的行为指南, 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心理学家或者说心理工作者应该遵从的道德准则与行为 规范。 2007-3-28 心理商业机构年会 关于《心理学家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说明 1、 长期以来,中国心理服务市场的发展,一直存在鱼龙混杂的现象。即使在心理学高度发 展的欧美,也同样存在类似现象。这是由于心理学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的,以“人”为 直接服务对象,导致了人们容易将“心理学”等同于“心里学”。但是,与中国心理学 行业发展现状不同的是,欧美等国家均存在心理学家或者说心理学工作者特定的道德准 则与行为规范。这些规范已经深入人心,成了心理行业每位从业者必须遵守与熟悉的条 文。 2 、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国心理学发展的基础非常薄弱,社会的需求却层出不穷,在利益 的驱动之下,导致中国心理服务市场良莠不齐的现象格外突出。如果长期这样发展下去, 损害的将是整个行业的利益。许多具有良知的心理工作者,纷纷呼吁,应该建立相关制 度以及行为规范。然而,原本应该承担这一职责的相关学会,却迟迟没有建立起有关制 度。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们只是凭借本能与道德底线行事,并不清楚心理学工作一些 独特的行为细节。 3、基于以上考虑,首届心理商业机构年会组委会不辞辛苦,将国际公认的《心理学家的道 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全文校对之后,派发给与会各位。并希望与会的心理学工作者能够 广为传播。《心理学家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由美国心理协会(APA )颁布,虽然极 少数条款与措辞适用于美国文化背景。但是,从整体而言,《心理学家的道德准则和行 为规范》为全世界的心理学工作者供了一整套可以操作化的行为指南。所以,《心理 学家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已经在全世界广泛传播,成为国际公认的心理学家或者说 心理工作者应该遵从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 4 、 感谢为校对、排版《心理学家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全文付出心血的安人测评的王宇; 感谢广州举办方明德教育为大家精心准备文档的有关工作人员;更感谢华东师范大学、 台湾大学等国内外众多原本已经翻译过部分材料或者全文的心理学同仁。英文原文可参 考:“心理学家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2002 ,《美国心理学家》,57,1060-1073)。中 文译文可参考:“心理测验原理和应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美]凯温等著,张娜 等译)。 5、衷心希望 《心理学家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从事心理学事业 之中的 “可为”与“不可为”。衷心希望大家广泛传播有关条文精神,如有任何反馈, 敬请联系我们。 阳志平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