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鱼类利用碳水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中国水产科学
第17卷第2期 中国水产科学 Vol.17 No.2
2 0 1 0 年 3 月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 March 2010
·综述 ·
鱼类利用碳水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罗毅平,谢小军
(西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重庆 400715)
摘要: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代谢能力较差,缺乏对血糖水平的调控能力。众多的研究资料表明,摄入高碳水化合
物通常会导致鱼体出现持续的高血糖、肝肿大、肝糖原累积、生长率和饲料效率降低。影响鱼类利用饲料碳水化合物的
因素很多,包括鱼的食性、生长发育、胰岛素水平、消化及代谢酶、能量代谢水平等内因以及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含量、摄
食频率、环境温度等外因。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从能量代谢的角度对影响鱼类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因素及其
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差与其维持生命活动的能耗功率水平相对应:鱼类(尤其是肉食性
鱼类)代谢率较低,而以葡萄糖为底物代谢供能速率较高,因此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后可能导致供能速率过剩,以血糖
的形式在体内堆积,表现为持续的高血糖现象。碳水化合物类型、摄食频率及水温对鱼类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均可能
与此相关。[ 中国水产科学,2010,17(2):381-390]
关键词:鱼类;碳水化合物;生理生态学;能量代谢
中图分类号:S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737- (2010)02-0381-10
碳水化合物是鱼类的脑、鳃组织和红细胞等必 1 鱼体的碳水化合物消化及代谢途径
需的代谢供能底物之一,与鱼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
1.1 消化途径
[ ]
能和存活能力密切相关 1 。但鱼类主要以蛋白质
肉食性鱼类消化道短,淀粉酶的活性低,一
和脂肪作为能量来源,与哺乳动物相比,鱼类利用 [5,8-10]
些肉食性鱼类缺乏 α-淀粉酶 。随碳水化合
碳水化合物的能力较差,适宜的饲料碳水化合物水
物水平增高,鲤( )和非洲鲇(
Cyprinus carpio Clarias
[ ]
2-3
平一般低于 20% ,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过高会 [11-12]
gariepinus )的消化道淀粉酶活性均诱导性增高 。
抑制鱼体生长,导致血糖水平持续偏高 [4-5] ,免疫功 对江鳕( )、白斑狗鱼( )、河鲈(
Lota lota Esox lucius Perca
能降低 [6-7] 。因此,鱼类曾被认为是天生的糖尿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