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羧撕歪衍生物.ppt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机羧撕歪衍生物

(4)酰胺的水解 (4)酰胺的水解 H 5 C 2 O C O O C 2 H 5 + H C H 2 C O C 2 H 5 O H 5 C 2 O C O C H 2 C O C 2 H 5 O 1. E t O N a 2. H2O C C C 2 H 5 O O C 2 H 5 O O + C H 2 C O C 2 H 5 O H 1 . E t O N a 2 . H 2 O C C H5C2O O C H 2 C OC2H5 O O (1) 克莱森酯缩合反应 (2) 交叉酯缩合反应 (3)狄克曼(Dieckmann)酯缩合 主要用于制备五元和六元环状β-酮酸酯。 O C 2 H 5 C 2 H 5 O O O C 2 H 5 O C 2 H 5 O H O C O O C 2 H 5 (1) 克莱森酯缩合反应 (2) 交叉酯缩合反应 (3)狄克曼(Dieckmann)酯缩合 (4)酮与酯的缩合 酮与酯之间缩合或酮酸酯分子内进行缩合时, 主要产物为β-二酮。这是由于酮的α-氢酸性 强于酯的α-氢,所以在碱催化下,酮提供α-氢 形成碳负离子,与酯发生亲核加成-消除反应, 生成β-二酮 C O O C 2 H 5 + C H 3 C O C O C H 2 C O C 2 H 5 O C 2 H 5 O H 酯缩合反应是形成 C-C 键的重要反应,它可以 合成β-酮酸酯、1,3-二酮、1,3-二酯、环状化 合物等 (1) 克莱森酯缩合反应 (2) 交叉酯缩合反应 (3)狄克曼(Dieckmann)酯缩合 (4)酮与酯的缩合 (5)酯缩合反应在合成中的应用 羧酸衍生物 酯缩合 C6H5COOC2H5 + CH3COOC2H5 O O C 6 H 5 C - C H 2 - C O C 2 H 5 1. NaH 2. H+ 酮酯缩合 C 2 H 5 O C O C 2 H 5 O + O C 6 H 5 C - C H 3 1. NaH 2. H+ 6. 酯缩合反应 5. 酰胺的特性 1. 各种羧酸衍生物亲核取代的活性 2. 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 3. 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加成反应 4. 羧酸衍生物的还原反应 7. 乙酰乙酸乙酯及其在合成中的应用 (1) 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使三氯化铁显色,与金 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说明具有烯醇( Enol)的结构 b. 与氢氰酸、亚硫酸氢钠加成,与羟胺、苯肼试剂 生成肟或腙 -说明具有酮的结构 酮式 92.5% 烯醇式7.5% (1) 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 (2) 酮式分解和酸式分解 C H 3 C C H 2 O C O C 2 H 5 O N a O H C H 3 C C H 2 O C O N a O H C H 3 C C H 3 O + C O 2 (1) 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 (2) 酮式分解和酸式分解 (3) 在合成中的应用 乙酰乙酸乙酯分子中亚甲基上的氢,呈明显 酸性,这是由于它在强碱(如RONa、NaH 等)作用下其形成的碳负离子中的负电荷可 离域到两个羰基氧原子上,使其趋向稳定 C H 3 C O H C C O O C 2 H 5 C H 3 C O C H C O O C 2 H 5 C H 3 C O H 2 C C O O C 2 H 5 C 2 H 5 O / C 2 H 5 O H H2O,OH- H3+O C2H5O- C2H5OH R’-X 1. H2O, OH- 2. H3+O C H 3 C O H C C O O C 2 H 5 R X + C H 3 C O H C C O O C 2 H 5 R C H 3 C O C H 2 R C H 3 C O C C O O C 2 H 5 R C H 3 C O C H R R 1. 合成甲基酮 经乙酰乙酸乙酯合成: 分析:(1) 产物为甲基酮,合成时一定要经过酮式分解。 (2) 将目标产物的结构与丙酮进行比较,确定引 入基团。 (3) 最后确定合成路线。 注意:当引入基团不同时,通常是先引入活性较高和 体积较大的基团 C H 3 C C H 2 C H 2 P h O C H 3 C C H 2 C O O C 2 H 5 O 1 . E t O N a , E t O H 2 . C l C H 2 P h C H 3 C C H C 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