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抗菌药与.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成抗菌药与

抗菌谱——较广(多数G+、G-菌) 敏感: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 菌, 淋球菌、 鼠疫杆菌(链霉素首选) 次敏:G-杆菌:大肠、痢疾、变形、肺炎 、 布鲁、流感、伤寒(SMZ)、 绿脓(SML、 SD-Ag) 沙眼衣原体、疟原虫及放线菌也有抑制作用 无效:G+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病毒 选择性:SD——脑膜炎球菌 SMZ——伤寒 SML、SD-Ag——绿脓 作用原理 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抑制核酸、蛋白质合成 对磺胺药敏感的细菌不能直接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叶酸,必须利用对氨苯甲酸(PABA) 、二氢蝶啶和谷氨酸,在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催化下合成二氢叶酸,再经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形成四氢叶酸。四氢叶酸的活化型是一碳单位的传递体,参与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磺胺药的结构和PABA相似,可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阻碍二氢叶酸的合成,从而影响核酸的生成,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嘌呤、嘧啶 二氢 喋啶 L谷 氨酸 + + 二氢叶酸 二氢叶酸还原酶 四氢叶酸 一碳转移酶 合成蛋白质 二氢叶酸 合成酶 叶酸还原酶 外源性叶酸(人及动物) 磺胺类砜类 (-) PABA 解释(根据作用原理) (1)酶提高识别力——与磺胺亲和力? (2)细菌改变代谢途径:自身制造PABA, 增加酶量,利用外源叶酸等 1、抗菌谱广? 2、毒性低? 3、首剂加倍? 4、耐药性(交叉)? 多数细菌有PABA途径 人体靠外源叶酸,不能自己合成 亲和力低5000-25000倍 同一机制 PABA与二氢叶酸合成酶的亲和力远远高于磺胺药,在应用磺胺药时应注意首剂加倍,保证足够的剂量和疗程;注意伤口清创排脓;不与能够产生PABA的局麻药普鲁卡因合用。 细菌对磺胺药易产生耐药性,尤其在剂量不足、疗程不当的情况下更易产生。磺胺药之间有交叉耐药性,与甲氧苄啶合用可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分 类 1、用于全身感染的磺胺(易吸收) 短效(t1/2? 10 h):  中效( t1/2 =10-24 h):     长效( t1/224 h ): 2、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难吸收) 3、外用磺胺 磺胺异噁唑(SIZ) 4次/d 2次/d 磺胺嘧啶(SD) 磺胺甲噁唑(SMZ) 磺胺多辛(SDM) 1次/3-7d 柳氮磺吡啶(SASP) 磺胺米隆(SML) 磺胺醋酰(SA) 磺胺嘧啶银(SD-Ag) 临 床 应 用 1、流脑 首选SD,PN-G 次选氯霉素、第二、三代头孢菌素 2、呼吸道感染 选用中、短效 如SD,SMZ+TMP 3、尿路感染 SIZ,SMZ+TMP 4、肠道感染 溃疡性结肠炎——SASP 肠炎、菌痢——SMZ+TMP 伤寒——SMZ+TMP 5、外用(1)创面感染(化脓、绿脓)、烧伤 SML,SD-Ag(后者强、刺激性小、 兼有收敛作用) (2) 眼部感染 SA 不良反应 1、肾损害:磺胺药及其乙酰化产物在尿液中溶解度较低,尤其在酸性尿液中溶解度更低,易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损伤肾小管,可出现结晶尿、血尿、管型尿、尿痛和尿闭等症状。因此,服用SD或SMZ时应多饮水,大于1.5L/d,并加服等量碳酸氢钠,应定期检查尿液。失水、休克、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或禁用。 2、过敏反应:以皮疹、固定型药疹和药热较常见,偶见剥脱性皮炎,严重者可致死。本类药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有过敏史者禁用(呋塞米同样) 3、造血系统: 长期用药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致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再障,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G-6-PD缺乏者易引起溶血性贫血 4、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饭后服减轻 人工合成抗菌药 Artificial synthetic antibacterial drugs) 人工合成抗菌药 喹诺酮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 甲氧苄啶 硝基呋喃类 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母核基本结构的抗菌药物,可选择性抑制细菌DNA回旋酶而产生抗菌作用。 喹诺酮类药物 (quinolones) 第一代 萘啶酸(1962,已弃用) 第二代 吡哌酸(1974) 第三代(含“F”)   诺氟沙星、培氟沙星 、环丙沙星 、氧氟沙星、依诺沙星 、氟罗沙星 、洛美沙星 第四代 克林沙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