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马鞍山第二十二中初考
高二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
山西省现有11个省辖市,共119个县级行政单位。据此回答1-2各题。
1.有关地理区域含义的叙述,正确是
①区域都是按单一指标来划分的;②区域有一定面积、形状或界线;
③区域范围有大小、区域级别有层次;④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不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区域内部特征具有________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________性。
A对一致 差异??? ?B.相对一致 相似
C差异 整体??????D.地带 非地带
3.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
A.都位于入海口处 B.都位于我国季风区
C.土壤都比较肥沃 D.都是平原地区
4.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D.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 “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2013年,第17个“世界湿地日(国际湿地日)”的主题就是“湿地与水资源管理”,口号是“湿地守护水资源”。
5.导致图中长江中游湿地50多年变化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A.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B.上游地区引水灌溉
C.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 D.三峡水库建设
6.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加大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 B.环境污染加剧
C.沙尘暴频繁多发 D.生物多样性减少
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读图完成7-8题。
7.由甲至丙,导致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市场因素 C.农业技术 D.交通运输
8.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城市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环境污染加剧 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表1为甲、乙两城市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构成和市场平均价格表。读表完成8-9题。
9.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该类企业将会在两地之间发生转移,其转移的方向及影响的主要因
素分别是
A.从甲市向乙市转移——技术 B.从乙市向甲市转移——劳动力
C.从甲市向乙市转移——动力 D.从乙市向甲市转移——原料
10.该类企业转移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A.促进甲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B.不利于乙地产业结构升级
C.导致甲地大量工人失业 D.提高了乙地该类产品的市场价格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业转移是自然态势。据此回答题。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部地区曾经的“海外接单,沿海加工”模式,在新的产业转移中演变为“沿海接单,内地加工”模式。这主要是因为
A.劳动力成本的变化B.市场需求的变化C.内部交易成本的变化D.国家政策的变化
为把握正在兴起的沿海产业转移机遇,湖北省决定在三峡大坝下游、靠近长江的宜昌市建设湖北深圳工业园。该工业园建立的突出优势为
A.劳动力成本低 B.土地资源廉价C.电力资源丰富 D.交通运输便捷
13.“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14.“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据此完成15-16题.
15.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6.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年产2万吨特种石墨产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认可准则(ISOIEC17025)测试卷及答案.docx
- 分布式光伏电站监控与运维方案.docx
- 《交互数字内容设计》课件(共十章——下).pptx VIP
- 《中华民族艺术精华》课件.pptx VIP
- 幼儿园大班绘本《跳舞吧,小雅》 优质课件.ppt VIP
- 2025浙江衢州市柯城区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招聘76人笔试备考试题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提高护士对抢救药品知晓率PDCA案例.pdf VIP
- 220kV盘龙城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接入系统报告.doc VIP
- 2025年知识竞赛-特钢知识竞赛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