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省洞口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测试试卷
洞口一中2015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时量: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小题分,共0分)
听到的是京腔京韵的侯宝林的相声,看到的却是卡通人物在说学逗唱;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旦净末丑的表演,听到的却是流行歌曲的韵律。借助Flash等现代化手段,传统戏曲也逐渐被“80后”甚至“90后”所喜欢。传统戏曲的这一“漂亮转身”启示我们
A.文化创新的立足点在于满足更多人的需要B.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工具便能实现文化创新
C.文化创新需要注重面向世界、博采众长D.文化创新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融入时代元素
9、古人认为,羊是膳食美味,所以羊大为“美”;“美”与“善” 同义,故金文的“善”字从羊从二言,表示众口夸赞的
意思;羊性情温顺,因此“善”又有善良、慈善之义…… 由此可见
A.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B.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动力
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10、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①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C.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D.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该观点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
C.客观唯心主义???????? ??????????? D.主观唯心主义
.下列选项中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A.置之死地而后生——刻舟求剑
B.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心外无物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固步自封
D.人两次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B.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恩格斯的上述论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 B.哲学是所有科学的科学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D.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共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由此看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普遍性 B.运动C.客观实在性 D.能动性
1.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谈到: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A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论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和弟子到卫国,弟子问,人口那么多,怎么发展呢?孔子回答“富之”。弟子又问,大家都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孔子说“教之”。就是说,要教育。孔子的主张从哲学意义上讲是因为( )
A.哲学是实践的基础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意识完全依赖于物质而存在
2015年12月20日,深圳光明长圳洪浪村煤气站旁山体滑坡,山体滑坡已造成多栋楼坍塌,坍塌范围较大,滑坡已经造成76人失联。专家指出,这次滑坡事件的发生,天灾是一方面,人祸更值得关注。据此回答19—20题
19、由于“人祸”形成滑坡事件,这表明( )
A.人们能够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B.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C.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D.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20、对材料中“天灾”、“人祸”认识正确的是( )
A.天灾是客观规律,人们对它无能为力
B.“人祸”是人为带来的,对环境影响不大
C.要认识“天灾”形成的规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省余姚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
- 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 浙江省台州市2016年课堂教学评比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48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课件(共14张PPT).ppt
- 浙江省余姚市梨洲中学2015届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学期模拟练习试题(二).doc
- 浙江省台州市2017届高三9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试题生物.doc
- 浙江省台州市2016年课堂教学评比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48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课件(共11张PPT).ppt
-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实验中学片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思想品德试卷(解析版).doc
- 浙江省嘉兴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word版).doc
- 湖南省湘乡市泉塘镇湖山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政治12月月考试题.doc
- 湖南省湘乡市泉塘镇湖山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生物12月月考试题.doc
- 湖南省浏阳醴陵攸县三校2015届高三数学联考试题文.doc
- 湖南省湘乡市泉塘镇湖山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
- 湖南省浏阳市一中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doc
- 湖南省浏阳一中攸县一中醴陵一中2015届高三政治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doc
- 湖南省湘潭县一中浏阳市一中宁乡县一中2015届高三地理10月联考试题.doc
- 湖南省湘潭县一中浏阳市一中宁乡县一中2015届高三数学10月联考试题文.doc
- 湖南省湘乡市泉塘镇湖山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
- 湖南省益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