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毒剂效力quot;威尔第歌剧《奥赛罗》中的音乐叙事——以第一幕《风暴场景》及《爱情二重唱》为例.pdf

quot;毒剂效力quot;威尔第歌剧《奥赛罗》中的音乐叙事——以第一幕《风暴场景》及《爱情二重唱》为例.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① “毒剂效力”:威尔第歌剧《奥赛罗》中的音乐叙事 —— 以第一幕《风暴场景》及《爱情二重唱》为例 董 蓉 (沈阳音乐学院 音乐学系,辽宁 沈阳 110818) [摘 要] 文章试图透过第一幕《风暴场景》及《爱情二重唱》,来解读威尔第歌剧《奥赛罗》中的音乐叙事——雅古阴谋实施前的不 祥征兆和悲剧影像。解析过程中,文章将雅古的阴谋音乐话语(即“毒剂”)作为某种隐喻符号,从寓意象征的角度观察它如何在歌 剧中铺垫、渲染,并预示悲剧结局的;其间,交织与结合了对“手帕”、“毒剂”词源的关联性认识、对音乐手段所创造的隐喻结构 的阐释等。 [关键词] 《奥赛罗》;威尔第;“毒剂”;《风暴场景》;《爱情二重唱》 J609.1;J614 A 1008-9667(2015)03-0089-07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德国当代文学理论家斯从狄 (Peter Szondi,1929-1971) 在述及分析技巧时曾指出 :“讲述事件不是为了事件 本身,重要的是这些事件‘背后’和‘之间’是什么 :动机和时间。”[1] 依此反观威尔第 (Giuseppe Fortunino Francesco Verdi,1813-1901) 歌剧《奥赛罗》(Otello,1880-1887) 可知,诸多事件建构过程的背后,雅古的阴谋 正是促成奥赛罗“杀妻”悲剧结局的重要推动力,正如第三幕终场雅古所说 :“是我那毒剂的效力”(V.3-9 ② )。 这里,“毒剂”(velen) 即为雅古阴谋的话语指代。 “手帕”(vel),是与“毒剂”相关联的一个重要道具。它对于歌剧的叙事线索与情节安排有着特殊意义—— 雅古的“毒剂”往往通过手帕而发挥作用,又时常与它的隐喻及相关情节有所链接 :最初,手帕是奥赛罗赠与 妻子——苔丝德蒙娜的“爱情的表记”,而雅古所做的是,力图用计使之成为苔丝德蒙娜“轻浮的象征”,当一 切得以实现之时,悲剧铸成,并意味着雅古的“毒剂”起效。 实际上,歌剧中,脚本语言关于“毒剂”的正面叙述仅出现两次,但笔者发现,音乐语言中的“毒剂”叙 事则在四幕歌剧中表现得更为微妙与丰富,如第一幕,它在雅古“毒剂”实施之前所暗喻出的“爱情与死亡” 之不祥前兆,以及它经由奥赛罗与苔丝德蒙娜音乐语言的细微错位与分歧来暗示“毒剂”的侵蚀作用等等。这 些话语内蕴与脚本语言、情节发展或舞台动作相互协调,形成了一条相对完整的音乐叙事线索。 本文的写作拟将侧重点放在歌剧的第一幕,试图通过音乐形式话语自身的叙述功能来解读该音乐叙事线索 中的某一环节,即“毒剂”事件即将发生的不祥征兆和悲剧影像,所涉片段为《风暴场景》与《爱情二重唱》。 其中,音乐语言与脚本语言的错位与歧义将获得更多关注!在这一过程里,具有手帕意象的修辞亦将被融入其 中,这主要通过手帕的隐喻来实现。作为概念系统中的跨领域映射,“以隐喻为代表的非字面语言不仅在诗歌 中存在,也广泛存在于科学话语和日常语言中”[2] ,并主要建立在对象之间相似性或邻近性的基础之上 [2 ]21 。 将此对应至本文,指的是,脚本并没有明确的关于手帕一词的文字指引,但存在着与手帕相似或临近的某种语 词之间的寓意式联系,如某些象征黑夜与死亡或具有不祥之意的修辞(“航船”vela,以及笼罩黑夜的“厚布”vel 收稿日期:2015-05-05 作者简介:董 蓉(1974- ),女,辽宁沈阳人。文学博士,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西方音乐史。 ① 本文为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项目(项目编号 :WJQ2011053)的阶段成果。 ② 本文所引的威尔第歌剧《奥赛罗》剧中人物名字(如奥赛罗、苔丝德蒙娜、雅古等)及戏剧台词源自丁毅译著:西洋著名歌剧剧作集(下),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9:1155 -1250。其后引用该歌剧台词或说明戏剧情节时,非特别注明外,均据该译本。此外,也将不一一注明页码, 仅在括号内以“V”标明作曲者姓氏、以阿拉伯数字依次注明幕次及场次。 音乐与表演 | MUSIC PERFORMANCE 2015_03 音 乐 史 研 究 089 等)因和手帕 (vel) 在词源上存有关联性,而成为手帕意象的某种隐喻,进而彼此建立起互有关联性的阴郁气氛。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