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声音响度一致性研究TheSolutionofTVProgramLoudness.PDFVIP

电视节目声音响度一致性研究TheSolutionofTVProgramLoudness.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视节目声音响度一致性研究TheSolutionofTVProgramLoudness.PDF

电视节目声音响度一致性研究 邓向冬,覃毅力,张建东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北京 100866) 摘要:针对我国电视节目伴音响度差异的问题,分析了产生的原因,介绍了相关实验情况,解读了新制定的响度 标准,提出了响度差异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响度;响度舒适区;响度容忍区 The Solution of TV Program Loudness Differences DENG Xiangdong, QIN Yili, ZHANG Jiandong (Academy of Broadcasting Planning,SAPPRFT, Beijing 100866,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Chinas TV sound loudness differences, analysis of the causes, introduces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 new standards of loudness,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difference of loudness. Keywords: loudness,comfort zone of loudness, tolerance zone of loudness 我国电视频道间节目声音响度长期存在较严重的不一致问题,引起广播电视业界和全国人大代表的关 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已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整体解决效果不尽如人意。从 2008 年开始,广播 电视规划院承担了国家广电总局 “电视节目伴音响度一致性方案研究”项目,提出了电视节目响度差异的 解决之道。2014 年9 月,由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中央电视台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共同起草的 GY/T 282-2014 《数字电视节目平均响度和真峰值音频电平技术要求》标准正式颁布。至此,该标准与GY/T 262—2012 《节目响度和真峰值音频电平测量算法》(等同采用ITU-R BS.1770-2 )、GY/T 263—2012 《响度 和真峰值指示仪表技术要求》(等同采用ITU-R BS.1771 )一起,形成了我国规范广播电视节目响度的3 项 重要标准。 1 响度的概念和算法 响度是人耳听觉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是一个与信号电平、频率、听音者个人的情况以及听音环境 相关的综合函数。响度不同于客观度量物理量电平,电平相同的信号,若频率不同,响度也可能不同;但 对于同样的信号,电平与响度是正相关的,电平增加几个分贝,响度也会提高几个分贝。 虽然响度是一个主观概念,但是可以客观度量。响度算法的研究,有据可查的可以追溯到 1933 年, 历经几十年,响度的算法也经过了利用等响度曲线、外耳和中耳传递函数、心理声学模型等的多个学派的 争鸣和演变。当今最流行的是ITU-R BS.1770 算法(对应的行业标准为GY/T 262-2012 ),这个算法简单, 易于实现,用两个二阶滤波器的级联(频率响应曲线称为 “K 计权”,见图 1)实现对人响度感觉的模拟。 可以注意到,在 “K”计权曲线的高频端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呈上升趋势,这与传统的在技术人员脑中根深 作者简介:邓向冬,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的标准、规划、研发和测试。 1 蒂固的等响度曲线以及以等响度曲线为基础的LEQ (A )等声计权的趋势相反。 图1 K 计权曲线 2 响度差异现状及成因调查 2.1 响度差异现状调查 利用响度测量仪表,在有线网络输出端和卫星传输网络输出端对不同频道不同节目,以及相同节目 (CCTV1 新闻联播)的平均响度进行了检测。 测试时CCTV-1 播出的新闻联播平均响度处于-30.5~-29.0LKFS 之间,最大差异在 1.5dB 之内,响度 总体保持平稳。 在各卫视转播新闻联播时,各上星频道间存在较大的响度差,在项目研究期间,被测的频道间最大的 响度差达16.6dB,大部分上星频道播出新闻联播时的平均响度均比CCTV-1 的平均响度高。

文档评论(0)

wendang_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